-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冠卿教授治疗无汗症验案二则
史冠卿教授是中国首批著名的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和领导者。他对中医经典有着近60年的研究,对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学术和医学的追求是精细的,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临床综合征以各种医学疾病为基础,对其进行治疗和总结。石冠卿教授认为:经方药少而精, 出神入化, 用之得当, 疗效显著, 故有“能起大病者经方也”之说。笔者有幸整理其医案, 略选一二, 吉光片羽, 以飨同道。
1 小承气汤治疗感冒
张先生是一名28岁的男子,于1996年3月20日首次确诊。哮喘3年余, 加重1个月。每年冬季或感受风寒则易诱发哮喘。本次因外出突受冷风侵袭而发病。自感胸闷气促, 呼吸艰难, 不得平卧, 卧则气短喘促加剧, 咳嗽吐痰黏稠, 脘腹痞闷, 大便已五日未行, 舌质红, 苔黄少津, 中心发黑, 脉滑数。诊断:喘证。发病机理:腑气不通, 肺失宣降。予小承气汤加减。药用:大黄20g (后下) , 厚朴6g, 枳实10g, 杏仁10g, 麦冬15g。3剂, 水煎服, 日1剂。
1996年3月23日第二次确诊:服药后出现羊粪、气短、胸闷、细痰、舌脉等大量粪便。患者诸症好转, 大黄减量继服。处方:大黄12g (后下) , 厚朴6g, 枳实10g, 杏仁10g, 麦冬15g。3剂, 水煎服, 日1剂。
1996年3月26日的三次诊断:服药后大便清澈,一天两次。胸部瘙痒和哮喘基本消失,可以躺下下床,思考食物,黑色涂层消失,舌苔变黄,手腕又重又薄。患者喘促得平, 再以滋养肺阴, 化痰止咳处理。处方:党参15g, 麦冬10g, 五味子9g, 紫菀10g, 枇杷叶10g, 杏仁10g, 前胡10g, 桔梗6g, 火麻仁15g, 甘草6g。6剂, 水煎服, 日1剂。随访3个月未复发, 未再就诊。
根据史冠青在本案中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患者哮喘的经验和原因,本疾病被认为是由粘液火引起的。肺失去释放气体和粘液,导致气体和粘液交换。《灵枢·四时气》语:“腹中常鸣, 气上冲胸, 喘不能久立, 邪在大肠。”
2 麻黄汤加减治无汗案
楚某是一名28岁的女性,于1976年5月26日确诊。周身无汗2年余, 每于夏季加重。患者曾为其单位的篮球运动员, 赛后经常用凉水冲澡, 至1974年夏开始出现全身无汗。心中烦闷懊恼, 甚则急躁如狂, 夜晚心烦时在室外奔走, 周身皮肤色红暗, 瘙痒, 肌肤灼热不适, 口干渴, 舌质暗, 苔薄黄, 脉浮数。诊断:无汗症。发病机理:寒凉阻遏肌表, 营卫失调。予麻黄汤加减。药用:麻黄9g, 桂枝10g, 杏仁10g, 白芍12g, 熟地黄18g, 甘草6g, 生姜3片、大枣3枚为引。3剂, 水煎服, 日1剂。
1976年5月29日的第二次诊断:服用该药后没有出汗,但心脏疼痛改善,皮肤瘙痒加剧。石冠卿教授认为此为药力达表阳气鼓动邪气外出之证。时值初夏, 虽因病久寒邪阻遏卫分, 但辛温解表药过量服用易伤阴, 故原方中桂枝改为6g, 余不变, 4剂, 水煎服, 日1剂。
二号有三个诊断。1976年6月:主诉头部几乎没有出汗,头部、胸部和上肢有少量出汗。症状缓解,情绪基本稳定,睡眠正常。效不更剂, 守上方3剂, 水煎服, 日1剂。随访3个月未复发, 未再就诊。
据史冠卿教授介绍,本案的发病机制是感冒、厌倦睡眠、阳气紊乱、营卫不和,因此我想出汗,不出汗,然后又患感冒。阳气怫郁不得越, 热炎于上故肌肤灼热、烦躁不安。方选麻黄汤加减, 以调和营卫、通阳达表为治法。麻黄汤出自《伤寒论》, 是治疗太阳病中伤寒表实证的主方
3 理中汤合桂枝汤加减治内伤发热案
唐先生,男,51岁。1991年7月7日初诊。10年前因咽喉疼痛, 服用大量石膏及清热药物后, 又吹风扇受风, 加之情志抑郁等因素, 每于夏季则发热, 持续10年不愈, 体温37.7℃~38.0℃。头汗出, 恶寒肢冷, 怕风, 腹胀、头晕, 纳差, 左脉弦大有力, 右脉细缓, 舌质暗, 苔白根花剥。诊断:内伤发热。发病机理:内有虚寒, 外受风邪。处方予理中汤合桂枝汤加减。药用:党参15g, 白术18g, 炮姜10g, 桂枝10g, 白芍15g, 砂仁10g, 防风16g, 陈皮10g, 甘草6g, 大枣3枚。6剂, 水煎服, 日1剂。
1991年7月15日第二次诊断:服药后,恶风恢复,重感冒好转,发热不规律,体温下降,通常在37.3c左右。仍汗出, 腹胀明显, 纳差, 舌苔薄白, 脉缓大有力。处方:党参18g, 白术15g, 炮姜10g, 枳实12g, 厚朴10g, 桂枝10g, 砂仁10g, 白芍15g, 炙甘草6g, 广木香9g。6剂, 水煎服。药后诸症消失。随访3个月未复发, 未再就诊。
根据史冠卿教授的诊断和治疗,该事件是阳虚和阳虚。阳虚之人, 卫阳多不固, 卫不固则阳气弛张而外散, 汗出不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北省丹江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英语公开课课件(试卷讲评课).ppt VIP
-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英语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历年(2005-2014)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doc
- 2024年秋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默写版 .pdf VIP
- 一种背压式汽轮机及对空排汽系统.pdf VIP
- 松鼠 课件 (36)(完美版的).ppt VIP
- 人教小学年级数学公式大全.doc VIP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主题解读+单元教学设计+当堂训练+教学反思).pdf VIP
- 极核AE4维修手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