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尼山萨满》的文化解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满文《尼山萨满》的文化解读 《尼山萨满》的文化内涵 在满族口头文学遗产中,尼山萨满是一个著名的名字。到目前为止,满语已在北方广泛使用,并对中国北方各民族产生了重大影响。自上个世纪20年代初, 俄国人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爱辉等地民间, 陆续发现满文《尼山萨满》手抄传本, 并于1961年公之于世, 尤使《尼山萨满》享誉国内外。自《尼山萨满》面世至今40余年间, 又有不少国家先后用德、英、日、朝、意等文字译注发表, 评介之文无法数计, 国内外已形成专门研究《尼山萨满》的“尼山学”, 足见其深远的文化感染力。 在过去,内森撒旦受到世界各地学者的喜爱和关注有两个原因。首先,内森撒旦的情节奇特、生动、感人。故事主人公尼山萨满既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乡野寡妇, 更是一位身藏高超神技、心地善良、怜爱族众的萨满。经她几番机智周折, 救回被阎罗王掠走的员外家的无辜爱子, 最终使其家皆大欢喜, 而尼山萨满本人则蒙罪被投井身亡。后人赞赏她, 缅怀她, 永世听到井中不息的神鼓声。尼山萨满拯救黎庶的无畏精神深受世人颂扬, 成为满族包括北方各族妇孺长幼口中的美谈。其二, 《尼山萨满》引起人们的兴趣, 还有一个因素是, 自从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 清王朝退出历史舞台, 有清一代曾经作为重要语言文字交流工具之满文亦随之遭弃。民国施政, 社会动荡, 满文又失去使用功能, 在社会生活中被人渐忘、消逝。在不少人士的知识视野中, 满文似乎已无复可见, 或只可在某些藏书馆中问津了。正因满文长期离开人们的生活, 有不少人士不知满文字体, 甚或不知满文在有清二百余年间在国内外所产生和遗存下来的文化历史价值从这种意义上讲, 还应该感谢俄国A·B·戈列宾尼西科夫等先生们, 将在中国得到的满文《尼山萨满》手抄本公布出来, 使我们有幸得以睹见尼山萨满图像和《尼山萨满》满文真迹, 犹如陡瞻阔别之故人, 重新点燃起满学文化之光。这也算是当时文化史上一桩喜事, 推动了满学的发展。 长期以来,为什么俄罗斯人在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爱辉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发现了满族手稿《尼山撒旦》。众所周知,一切社会文化形式的产生和传播,都必须与该地区的社会历史、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俄国人获得《尼山萨满》满文手抄本, 绝非偶然。这就令人不由得记忆起黑龙江往昔那段悲怆的民族史。 据《竹志》等古代文献记载,黑龙江省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可考, 满族祖先肃慎人远在帝舜时代便向中原王朝贡献弓矢。肃慎人隋时称其为靺鞨人, 分有粟末、白山、黑水等七部。唐时, 有黑水军、黑水府。唐开元年间, 唐册封靺鞨政权首领震国王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后来大祚荣建立渤海国。辽灭渤海, 靺鞨时分两部, 居松花江一带为“粟末靺鞨”, 加入辽籍;仍居黑龙江一带靺鞨人则称“黑水靺鞨”, 其首领阿骨打后来在上京会宁 (今阿城地方) 创建了大金王朝。可见, 黑龙江一带, 自古就是满族先世黑水靺鞨人的故乡。清初, 达斡尔人也居住在黑龙江流域, 俗称萨哈连部、萨哈尔察部, 与鄂温克等族泛称索伦部, 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流域, 东起牛满江 (俄国布列亚河) , 西至黑龙江上游北岸石勒喀河河谷地带” 严格地说,黑龙江省的真正发展历史始于清朝康熙时代。清政府康熙十三年 (1674) 移吉林水师分驻爱辉;康熙二十二年 (1683) 调满洲八旗劲旅, 远戍黑龙江。《黑龙江志稿》载:“康熙二十二年, 由宁古塔来征讨罗刹, 编为八旗十六佐, 共一千六百六十三户, 共七千五百九十三丁口。”后又陆续从盛京、吉林、宁古塔调来满族等八旗丁勇戍边爱辉。黑龙江将军衙门初建江东, 后迁江西筑建起至今闻名的爱辉新城。康熙二十九年 (1690) 将军衙门移驻墨尔根 (即嫩江) , 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再移驻齐齐哈尔。爱辉为副都统衙门所在地。原本无名的小鱼场“爱呼霍通”, 顿时篝火人喧, 凝聚来北方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锡伯、汉、蒙等各族兄弟, 一霎时荒漠无垠的空旷北疆, 人声鼎沸, 充满生机, 雄踞前哨, 成为清前期可与盛京、吉林、宁古塔比肩的重镇。《黑龙江述略载:清廷为筑造新爱辉, “对黑龙江地区实行移民屯垦、戍守边疆的政策。定居精奇里江口和松花江口的满洲人最多, 仅爱辉以下至小兴安岭即有1200个帐篷。松花江口附近有2000个帐篷, 1.5万余人” 爱辉以北疆的英雄气概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人物首推俄国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 他在清咸丰年间 (1854~1858) 曾三临爱辉。1855年受他之命, 俄人马克率队留爱辉很长时日, 写出《黑龙江旅行记》一书, 记述所耳闻目睹之实况:“在用栅栏围绕的城市的主要部分旁边有一条街道从我们停泊地通向城里, 我们顺这条市街来到这个城堡的南门, 门旁有哨兵守卫。整个街道两旁排列一些不大而简陋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