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的传承与变迁客家移民流动与乡村聚落变迁对一个华南乡村姓氏的追踪调查.docxVIP

村落的传承与变迁客家移民流动与乡村聚落变迁对一个华南乡村姓氏的追踪调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村落的传承与变迁客家移民流动与乡村聚落变迁对一个华南乡村姓氏的追踪调查 2006年6月以来,作者在广东省四会市石沟市石沟村欧坑村的姓氏吕找到了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通过查阅族谱和卢氏发展史资料发现, 在该地卢氏是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单系继嗣群分支, 该村是一个由客家移民族群聚居而成的村落, 其中卢氏的发展影响着当地及附近乡村聚落社会的发展变迁。笔者认为考察一个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对追溯乡村源流及研究地区文化和现实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本文中, 笔者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 采用了不少乡村社会中百十年来被村民“集体记忆”的口述资料, 尝试在村落形成的过程中, 对涉及一个移民村落的宗族发展、族群融合、乡村都市化等问题, 进行相应的探讨, 并力图对乡村治理进行一些引入性思考。 一、卢氏源流与分支之旁逸斜出探寻 讴坑村位于广东省四会市石狗镇境内, 距离四会市18公里, 由28个自然村组成, 总户数691户, 人口2834人, 是一个客家移民村落。该村自然环境主要是山地, 耕地集中在三座连绵山脉之间, 主要分布村口到坑尾近8公里讴坑河畔, 因此自然村落极其分散。讴坑村由于地势低洼, 夏季经常受台风影响而导致洪涝灾害,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沙糖桔和贩卖竹子到广宁为主, 人均收入每年低于3000元, 是四会市重点帮扶的贫困村落之一。目前外出打工村民占全村人数的一半左右。讴坑村主要由卢氏组成, 占全村人口的60%, 此外还有少数的李氏、刘氏、陈氏、叶氏、钟氏、何氏等杂姓, 其中卢氏是其中的一个单系继嗣群。 关于卢氏的起源, 不少卢氏族谱都进行了记载, 但大同小异。如江西铜鼓《卢氏族谱》云:“吾卢氏源出于姜姓, 姜太公十二世孙傒食采于卢, 爰以卢为姓焉”。广东南雄《范阳卢氏雄后德明太公族谱》云:“自姜子牙佐武王灭纣爵封为公, 成为后世许多同宗不同姓家族的共同始祖, 至姜太公十二世孙傒公食采于卢县, 乃以卢氏为姓焉”, 族谱又曰“一世祖望, 名傒, 号谦山, 配吴氏, 世袭齐侯”。四会市讴坑村《范阳卢氏族谱》手抄本记载:“望公, 讳谦山, 字敬仲, 生于周文王43年, 即公元前728年, 寿92, 妣晏夫人”。显然各卢氏族谱对祖先的记载有出入, 比如纪年, 但是都奉望公傒为创姓祖是一致的。 从望公傒开始, 卢氏子孙繁衍记载到第四十七世宗泰公时出现混乱。卢氏奉东汉卢植为始祖, 延至四十七世, 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的《卢氏族谱》对开基祖宗泰公的说法出现不一, 有的记载卢宗泰是卢敏子, 卢植十五世孙;有的记载为卢植第二十九世孙。四会市讴坑村《范阳卢氏族谱》手抄本记载:“宗泰公, 生于唐高宗上元元年, 即公元674年, 寿64”。《江西全省卢氏通谱》记载:植公十七世孙盛, 官恒州刺史, 因家湖南常德府桃源县驿白马渡巡检司前, 生子一, 名大郎, 字宗泰, 携三子二、三、五郎游虔州虔化县青音诏房, 见山水之盛, 遂卜居焉, 是为江西宁都青音始迁祖。自各族谱中宗泰公被奉为福建、江西、广东诸多卢氏之开基祖后, 世系的繁衍便出现纷繁芜杂, 旁逸斜出之势, 从而亦导致了卢氏族群的迅速分离。 据目前所收集的族谱记载, 该派系在江西的发展最为兴旺, 其子孙自唐至清, 最多者已传生五十八世, 总人口达三万余人, 遍及江西二十四个县市。如《江西全省卢氏通谱》记载:卢宗泰七世孙、乡贡进士卢世昌, 北宋期间, 在赣县滩头开基;卢宗泰七世孙卢世伟, 于后梁末年迁徙南丰莱溪开基;卢宗泰十二世孙卢衡, 于后唐迁徙万安良口开基;卢宗泰二十五世孙卢彦良, 于明代在赣县大龙开基;卢宗泰二十七世孙卢连茂, 于清代在吉安龙泉开基;卢宗泰三十七世孙卢启钟, 清乾隆年间, 于修水义宁大坑开基, ……由于无法全面展示众多的支系, 笔者现以卢氏二房卢敏八世孙卢盛的后裔中的一支和讴坑村《范阳卢氏族谱》手抄本相互比照, 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卢氏支系发展中派系分离的一个侧面(1)。 自卢宗泰开始, 《续卢氏世系》 (主流族谱) 与讴坑村《范阳卢氏族谱》所记载的世系发展基本没有出入。但是到十八世却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支系。卢氏十七世县尹公有子六:正原、璧奎、璧玉、璧珍、璧成、璧达。《续卢氏世系》以璧玉公为房支, 璧玉公父卢县尹, 宋末进士, 由宁化徙居福建永定太平里云川乡, 为永定开基祖。璧玉公次子显卿, 元末离乱, 避居永定丰田里西坪, 自此在世系记载中未见这一支系迁徙它地, 它一直延续到第四十一世孙德明 (生于1979年) 。讴坑村《范阳卢氏族谱》的记载则是璧达公的世系谱。璧达公之后有第二十世卢德芳、卢德员, 据福建永定坎市清乾隆五十七年 (1792年) 《续修谱序》载:德芳迁居河源县乌石镇开基。德员以降至二十二世卢宗保、卢宗宇, 族谱记载:宗保有两子继真、继宁, 迁广东惠阳市淡水镇开基;宗宇子孙延续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