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学本与被摄者追寻《羌戎考察记》中理县人物的踪迹.docxVIP

庄学本与被摄者追寻《羌戎考察记》中理县人物的踪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学本与被摄者追寻《羌戎考察记》中理县人物的踪迹 壮族是中国图像人类学的先驱。从1934年到1942年,他在四川、云南、甘肃和青海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近10年的研究,记录了1000多张照片,并撰写了近100万字的调查报告、游记和日记,展示了当时少数民族的形象。 1934年5月23日至12月7日, 庄学本往返于成都和青海果洛之间, 途经灌县 (都江堰市) 、汶川、茂县、理县、卓克基、阿坝等地进行调查。其间, 他在理县的时间长达63天, 调查最为细致。他把此行的调查见闻写成《羌戎考察记》陆续在南京的《中央日报》、《申报》以连载的形式发表, 1937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出版《羌戎考察记》 (见图1、图2) , 2007年, 四川民族出版社再次出版。 拍摄照片体现了人们的热情和健康,基于科技的特性 在庄学本的考察中, 他的目光从社会组织、生产方式、贸易到自然生态、文化、宗教、习俗等, 几乎囊括了整个社会形态。作为一个摄影师, 拍摄一个人的肖像时, 他会同时拍摄正面、侧面、背面, 显然, 他是对一个民族从人种到服饰进行记录。 当时, 当地人对拍照片根本没有兴致, 有的对照相很害羞, 很不自然, 还有的人甚至认为会将人的灵魂摄到机器里去, 因而远远地躲避。庄学本每拍摄一个人, 就在当天晚上冲洗出来, 第二天再派人送到被摄者手中。这样一来二去, 庄学本先生与被摄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他免费拍照并赠送照片的消息在当地也传开了, 人们的兴趣也变大了, 慢慢地, 一天上百人来找庄先生给自己拍照。这样, 既解除了人们的恐惧心理, 也使得拍摄的照片很生动, 同时对推广先进科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难得的是他的考察对象不仅有平民, 还有统治阶层和贵族, 他的目光不仅涉及当地人的生活形态、婚丧嫁娶, 还涉及税收制度与教育。他不是猎奇者, 而是一个态度严谨, 工作深入的考察者。他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侵入者, 他努力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在情感上走近他们, 从精神层面认识他们。他的照片与西方考察者所拍的照片体现出一种态度上的根本差异。在西方摄影者的影像中, 这些边地人们几乎千篇一律的目光呆滞, 表情木讷, 衣服破烂不堪, 实属“野番”。庄学本的照片让我们第一次看到那个年代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 看到了人的丰富, 看到了一种优雅、美丽与尊严, 无论贫与富。应该说, 庄学本为中国少数民族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高的视觉档案与调查报告。 庄学本在他的《十年西行记》里这样写道:与这些边地民族“相处既久, 就知其快乐有趣, 古风盎然, 反觉其精神高洁。有自诋同胞为‘野番’者, 为大谬”。 杨德芳是中国倡导的“什谷屯贵族的标准化”作品 《羌戎考察记》中, 庄学本用照片和文字记述了许多理县的人物, 时隔多年, 这些老照片中的当事人如今在哪里?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杨继祖字纯武, 本名汪生, 男, 藏族。《羌戎考察记》第129页照片即是杨继祖与庄学本的合影 (见图3) 。杨继祖为庄学本考察理县一带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和庄先生成为好朋友, 庄为杨及一家人拍摄了很多照片 (见图4) , 并把他写入《羌戎考察记》里。 清宣统二年 (1910年) 9月19日, 杨继祖出生于今四川省理县木卡乡。6岁至12岁在家读私塾, 此间, 参加耶稣教, 并接受洗礼。民国十二年 (1923年) 下半年到成都华美中学读书。因理县发生抗捐斗争, 杨继祖回理县参加斗争。民国二十年 (1931年) 他与理县兴隆乡胆扎木沟包守备之大女包淑芬结为连理, 并继承守备职位。民国二十七年 (1938年) , 杨继祖担任兴隆乡乡长。民国三十七年 (1948年) , 他到成都“四川省民众自卫总队干部训练班”受训。返理县后, 即任理县自卫总队副队长, 同时兼任理县特别委员会委员。1952年底至1953年初, 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 杨继祖担任自治区人民政府文教处副处长。1955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改设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 杨继祖又担任过州政协委员、州政协副秘书长等职, 并于1959年10月1日到北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国庆观礼 (见图5) 。1991年9月14日, 杨继祖逝世, 终年81岁。 杨树芳藏名荣宗, 是《羌戎考察记》60页“乐器唝唝”中记述之女 (见图6) , 1928年10月10日生, 现住理县甘堡乡八什脑村。 2011年4月7日下午, 我专程到八什脑村拜访了杨树芳老人。她家老房子汶川地震裂缝后拆除, 现在住的是新建房屋, 虽然从外面看是藏式房屋, 但房屋内装修得很漂亮、现代。见到杨树芳人后, 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健康开朗, 能识字, 对庄学本先生及《羌戎考察记》中的很多事情都很了解。我拿出《羌戎考察记》中的相关照片请她辨认 (见图7) , 她不假思索地就认出了庄学本、杨继祖和他妻子泽让等人。杨树芳说, 《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