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黄海早白垩世以来孢粉组合及古气候演化
南黄海是典型的半封闭陆地框架海平面。海底地形平坦,大部分陆架水深20~80 m,平均水深45 m。在末次冰期最盛期,整个黄海和东海大部分出露成陆。南黄海在冰后期经历过频繁的气候事件,因此,在浅海陆架区和近岸海积平原的地质记录中赋存了丰富的气候变化信息,反映古气候变化特征的诸多因素中,孢粉当属灵敏而又可靠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以来,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及国家海洋局所属研究所先后对南黄海表层、柱样以及钻孔沉积物中的孢粉化石进行了分析(图1),探讨了南黄海沉积孢粉组合与陆缘植被的关系,为海相气候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依据。但囿于当时的条件与技术,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1)取样密度稀疏;(2)大部分柱样缺少测年资料;(3)有测年的柱样,采用的则是传统的14C测年技术,测试方法落后、测试精度不高;(4)孢粉分析前处理采用的是传统的酸碱法与重液法,致使大量孢粉化石残留。上述情况的出现极易造成气候地层划分过程中出现偏差。本文通过高密度取样,采用新方法对孢粉样品进行了实验室处理,结合精确的AMS14C测年,探讨了南黄海陆架区大西洋期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
1 中性品质砂样品的提取
所分析的CJ08-185柱样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2006年在南黄海利用重力取样器取得。其坐标为33°4.695′N 、122°21.8′E,水深27 m(如图1),柱长158 cm。现场进行了岩性描述:其中,0~42 cm为黏土质粉砂;44~87 cm沉积物逐渐由黏土质粉砂、粉砂过渡到砂质粉砂;87 cm以下为粉砂质砂。分样时采用2 cm取样间距,然后以6 cm间隔取样分析,共取得孢粉样品27个。
孢粉样品处理在同济大学孢粉分析实验室内进行。每个样品用量约5 g ,先向其中加入石松孢粉药片以便统计孢粉浓度,然后用盐酸溶液去掉沉积物中的钙质,再用氢氟酸除去硅质,经过超声波清洗仪分散后,最后用孔径10 μm的尼龙筛过滤,洗去杂质,以此得到干净的孢子花粉。利用生物显微镜进行鉴定、统计,发现样品中皆含较丰富的孢粉。
为获得该柱样的年龄,挑选2个层位的无破损、无污染、新鲜的卷卷虫混合种壳体送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加速器质谱实验室做AMS14C测年,然后经过Calib5.0.1程序将常规年龄校正为日历年龄(表1)。
2 生态习性植被分区
南黄海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为过渡季节,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
南黄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其沿岸生长的植被既有北方类型,亦有南方成分。据其地理分布大致可分为5个植被区:(1)苏北沿海盐生草甸植被区:组成有藜科的盐蒿、碱蓬等,虽然面积不大,但因距离本区甚近,与研究区沉积的孢粉关系密切;(2)江淮丘陵落叶栎类、苦槠、马尾松林植被区:典型植被以壳斗科的落叶树种为主,并含少量常绿阔叶树的混交林,植被组成成分明显反映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性特征;(3)浙皖山区青冈栎、苦槠林植被区:属于中亚热带气候,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有时伴有喜温的落叶树种枫香;(4)胶东、苏北丘陵赤松、麻栎林植被区: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有赤松、麻栎及榆、枫杨等;(5)平原地区栽培植物、水生植物区:主要栽培作物有水稻、小麦以及油菜等。在河湖边缘水生植被繁盛,主要有眼子菜、香蒲、莲、慈菇等(图1)。由于植物花粉个体小、质量轻、产量大等特点,它易于通过风扬起而传播,被水流携带搬运,被昆虫采集带走。上述各种植物的花粉均有可能以不同途径与不同数量传播至本区域。
3 关于0种花粉
根据所见孢粉成分变化特征,并结合AMS14C测年数据,本柱样从下至上可划分出3个孢粉组合带(图2):
1带(158~92 cm):以Quercus(evergreen)-Quercus(deciduous)-Pinus-Artemisia-Polypodiaceae-Pyrrophyta为主孢粉带
本带木本植物花粉数量占首位,为总数的48%~58.4%,蕨类孢子其次,为28.4%~42.9%,草本
植物花粉较少,为6.5%~13.9%。木本植物花粉中,数量较多的是常绿栎类、落叶栎类、松属,还见一些杉科、栗属、榆属、朴属、枫杨属、枫香属、木犀属等花粉; 草本植物花粉总量较少,其中数量稍多的有蒿属、禾本科等,另见少量莎草科、十字花科、藜科、香蒲属花粉;蕨类孢子中,数量最多的是水龙骨科,还有相当数量的苔藓孢子,并见少量蕨属、凤尾蕨属、紫萁属、里白属、槐叶萍属孢子。藻类中甲藻数量较多,偶见环纹藻、双星藻。在118 cm处AMS14C测年为6 498 aBP。
2带(92~44 cm):以Quercus(deciduous)-Pinus-Quercus(evergreen)-Artemisia-Polypo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理】河流与湖泊 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2.1《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一)求职和应聘》优秀获奖课件.pptx VIP
-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工智能协作学习评价与反馈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全套课件.pptx VIP
- 2022年船载危险货物申报员和集装箱检查员从业资格考核全国统考试题.pdf VIP
- 石油小知识.ppt VIP
- 托福词汇词以类记-张红岩(完整有目录).pdf VIP
- 中考英语篇完型填空练习(附答案).pdf VIP
- 水浒传-林冲(共47张课件).pptx VIP
- 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