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度印度河文化对印度教中湿婆神的思考
湿伯是印度教的三位伟大神之一。根据他们的分工,湿伯被彻底摧毁,另一位伟大的神创造了今天的位置,并保护了宜沽。毁灭,乃摧毁消灭之谓也,人们理应对湿婆怀有恐惧之心,自然是避之唯恐不及。可是事实恰恰相反,不管是在印度的南方,还是北方,是城市或是乡村,信奉湿婆、湿婆的妻子杜尔迦(难近母)或迦利(时母)、湿婆的儿子格奈什的人,可说是相当广泛和普及的。
克什米尔地区,据说1300年前,在商羯罗山上就修了一座湿婆庙,后来被毁重修,现在庙里供了一尊巨大的湿婆林伽。每年五、六月逢月圆时,人们成群结队到庙里朝拜湿婆神。
北方邦按说曾是佛教圣地,也是伊斯兰教活动的中心,可是,崇拜湿婆神似很盛行。就拿瓦腊纳西来说,还叫迦尸,又名湿婆城,在这里竟有“迦尸的每个石子都是湿婆神”的说法,据说,从前每户人家都供有湿婆林伽。
最南部是泰米尔纳德邦,据说泰米尔一词是由达罗毗荼一词变化而来,这里被称为寺庙之乡。印度七大圣城之一的岗吉布拉摩就在这里,据粗略统计这里就有湿婆神庙1008座。坦焦尔有一座花12年工夫才建成的湿婆神庙,庙高200英尺,黑色巨石做的湿婆林伽高13英尺,类似庙宇在坦焦尔就有225座。马杜赖的庙分两部分,一半属米纳柯希庙,一半是湿婆庙。米纳柯希庙也与湿婆有关,相传米纳柯希是一位公主,出自虔诚爱上了湿婆,因而成了女神。
当然在印度也有例外,如在奥里萨邦,大多数人崇拜毗湿奴,有的崇拜杜尔迦,对湿婆却很少有人敬奉。
对湿婆的信仰在印度为什么会这样广泛而又历史悠久呢?
这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1922年,印度考古调查团在信德省拉尔卡兰县和西旁遮普省蒙哥马利县,对“死者之冢”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工作,这就是著名的“摩享卓达罗”和“哈拉巴”的发掘,现在称之为“印度河文化”。从发掘出来的大量文物可以看出,早在雅利安人到达印度之前,也就是公元前25世纪到20世纪之前,印度河流域就已存在丰富而发达的文化了。一般学者认为,摩亨卓达罗人属于达罗毗荼族,也就是今天大多居住在印度南方的达罗毗荼人的祖先。
摩亨卓达罗是一种都市文化,人们既食用小麦、大麦等谷物,也食用羊、猪和鱼类;使用的是金、银、铜、锡、铝,但还不知道用铁,陶器已很普遍,刻画在印鉴上和石像上的兽物形象更证明着美术的进步。
从纳兰德拉·克里希那·辛哈和阿尼尔·钱德拉·班纳吉所著的《印度通史》中,我们注意到,在谈及摩亨卓达罗人的宗教信仰时说:摩亨卓达罗“也崇拜一种男神,它可能和湿婆相等。阳物崇拜是流行的。”在摩亨卓达罗“公牛的地位却更见重要”。同时,这两位学者也说:“我们也看出一种和吠陀相反的习惯,因为梨俱吠陀经是明明白白斥责阳物崇拜者的”,“在吠陀经典中男性天神占有优势,在摩亨卓达罗,母神却肯定地高于湿婆。”。在这里,作者突然提出了湿婆是什么意思?显然是将湿婆代表男神,或者如前面所说,湿婆系指阳物。
在摩亨卓达罗,存在最多的是母神崇拜,这从印鉴上、从泥土或金属制成的小偶像上所发现的图画都可以得到证实,同时,,人们也崇拜男神,象形阳物存在颇多即是例证。这能否说明,在雅利安人到达印度之前就存在并盛行着生殖崇拜文化呢?
在众多的印鉴中,我们发现了一枚冻石印章,它“镌刻着一位头戴牛角高冠的三面男神。他以瑜伽禅定的姿势端坐中央,身边围绕着羚羊、虎、象、犀牛和水牛”。印章上方似是文字,但至今尚无有人解读出来。学者们一致认为这是兽主印章。
兽主并非莫亨卓达罗人所独有,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上说,它作为早期狩猎民族传统中猎物的保护者,又根据某些传说,他是森林的统治者和所有动物的保护者,其他传说则说他只是一种动物的统治者。他的形象常是某种动物,有的传说中他被描绘成具有人形,经常带有动物的某些特征,至少他的坐骑是动物。
莫亨卓达罗人兽主印章与其他传说中的不同,他是个三面男神,对周围的凶猛兽类显然具有极大的威慑力,坐姿特殊。它是文化相当发达才可能出现的产物。我们不难发现,印章刻制者浓墨重彩,特别突出这位男神,可以清楚地看到与他的腿平行的是一个勃起的男根。他头上戴的牛角,周围的虎、象、牛、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雄性的威严和凶猛。我认为,这是生殖崇拜文化的发展和升华,人们不仅认识到了它的形状,对它其他方面的特征也有了更多的、更进一步的认识,所以具有了某些象征意义,它象征旺盛的生命力、旺盛的繁殖力。
至今,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一些地方,兽主(帕苏帕提)作为湿婆的一种形象还存在着。
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从中亚来到印度,他们创造了吠陀文化,后来又有了文字记载,得以流传至今。四种《吠陀本集》是现存印度最古老的文化遗产,它保存了许多印度人民最古老的神话。它们像我国的《诗经》和古罗马的荷马史诗一样,体裁都是诗歌。
在《吠陀本集》中的众多神祗中,有个叫楼陀罗的神。《梨俱吠陀》中说他是“风神摩录多之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