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向日葵的子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向日葵的子考 在明清小说《金瓶梅》和《红楼梦》中,瓜一词被广泛使用,但有两层含义。第一种含义是“瓜子的种子、西瓜子、南瓜子等。”2,即今天日常提到的瓜子。第二层含义是“人体的大肌肉”3。“瓜子”的“子”通常读作软词,不能单独使用。《金瓶梅》、《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玩瓜”和“赢得瓜子”。红学研究学者对这一含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作者不再重复。笔者这里考证的是 《金瓶梅》、《红楼梦》中作零食食用的瓜子到底是什么瓜的子? 《金瓶梅》中作为零食用的 “瓜子” 出现次数较多, 如第一回 “那妇人每日打发武大出门, 只在帘子下磕瓜子儿”; 第十五回 “ ( 潘金莲) 口中磕瓜子儿, 把磕的瓜子皮儿都吐落在人身上”, 此外还有第十六回、第二十回、第二十一回、第二十三回、第二十四回、第四十六回、第五十一回、第七十八回、第九十回。 《红楼梦》 中则一共出现了三次, 第八回 “黛玉磕着瓜子儿, 只管抿着嘴儿笑”, 第十九回 “ ( 丫鬟们) 磕了一地的瓜子皮儿”, 第六十六回 “三姐见有兴儿, 不便说话, 只低了头磕瓜子儿”。两部小说中, 皆未说明瓜子是什么瓜的子, 相关的 《金瓶梅》、《红楼梦》 研究工具书也均未解答或只是含糊的说明1, 目前只有张箭先生从各方面分析辨别, 这些瓜子不是西瓜子、南瓜子或别的什么瓜子, 而是葵花子 ( 向日葵子)[1]。 瓜类的瓜子有很多, 如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丝瓜子、冬瓜子、苦瓜子、甜瓜子等, 但是, 根据植物特性与流行状况, 炒熟作零食的瓜子只有葵花子、南瓜子与西瓜子, 其他类瓜子或者主要用于药用, 或者不适合炒熟作零食, 或者无法批量生产。显然, 葵花子是目前最流行的瓜子, 但是 《金瓶梅》、《红楼梦》中提到的瓜子却不可能是葵花子。 一、 多见与对葵花子的初发现 向日葵原产于美洲, 明代中期才传入我国。河南新安荆紫山发现向日葵图案琉璃瓦[4], 该瓦为明正德十四年 ( 1519) 当地重修的玄天上帝殿遗物, 但是河南方志记载向日葵最早见于万历三十六年 ( 1608) 《汝南志》, 而且只有向日葵这一名称, 无性状描写等, 说明尚在引种初期, 与琉璃瓦时间相距89年, 所以该瓦片的确切时间与图案所指尚有待考证。而且, 即使向日葵在16世纪上半叶就传入我国, 传入时间早, 并不代表它能得到大范围推广 ( 尤其在两部小说主要背景地华北地区) , 更不用说它的子能够像小说中描写的如此普及了, 虽然 “一般说来, 一种作物传入中国进入大田由农民栽种后, 要过一段时间才会被文人注意到并记录下来”[1], “然物有同进一时者, 各囿于其方, 此方兴而彼方竟不知种, 苜蓿入中国垂二千年, 北方多而南方未有种之。”[5]不少作物在历史上经过多次的引种才会在某一地区扎根落脚, 期间由于多种原因会造成栽培中断。如果仅凭传入时间早被文人注意并记录下来就作为向日葵逐步传开的依据, 西瓜五代就引种到中国, 《群芳谱》 也载 “今北方处处有之”, 又怎么会 “可见西瓜和西瓜子当时 ( 明后期) 在故事的发生地山东省东平府清河县亦不多见。”[1] 因此, 要证明 《金瓶梅》、《红楼梦》中提到的瓜子是葵花子, 必须要找到向日葵在山东、直隶, 至少同一时期在全国其他地方有大范围栽培的记载, 而不能仅凭传入时间早于 《金瓶梅》、 《红楼梦》的成书时间, 就作为该瓜子是葵花子的重要依据。 嘉靖四十三年 ( 1564) 浙江 《临山卫志》卷四 《物产》是向日葵在我国的最早记载, 虽然仅有 “向日葵”这一名称记载。而对向日葵最早的性状描写是万历四十七年 ( 1619) 姚旅 《露书》:“万历丙午年 ( 1606) 忽有向日葵自外域传至。 其树直耸无枝, 一如蜀锦开花, 一树一朵或傍有一两小朵, 其大如盘, 朝暮向日, 结子在花面, 一如蜂窝”[6]。稍后成书于1621年 《群芳谱》 “葵”篇记载: “西番葵, 茎如竹, 高丈余。叶似蜀葵而大, 花托圆二、三尺, 如莲房而扁, 花黄色, 子如草麻子而扁。”[7]但是 《群芳谱》 在 “菊”篇的附录又记载了一次 “丈菊, 一名西番菊, 一名迎阳花。茎长丈余, 干粗如竹。叶类麻, 多直生。虽有旁枝, 只生一花, 大如盘盂, 单瓣色黄, 心皆作案如蜂房状, 至秋渐黑紫而坚。取其子种之, 甚易生。”[7]显然还是对向日葵的描写, 同是向日葵为什么记载了两次? 叶静渊先生认为 “王氏在 《群芳谱》自序中称是书乃 ‘取平日涉历咨询者, 类而著之于编’, 可见 《群芳谱》 中著录的向日葵乃来自 ‘咨询’, 作者并未亲眼目睹。将来自不同咨询对象和渠道的以不同名称命名的向日葵 ‘类而著之于编’是顺理成章, 不足为怪的; 而且恰恰表明当时向日葵在我国栽培的时间还不长, 人们对它不甚熟悉, 明清时期引种的植物的命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