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传记博士考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传记博士考论 汉代兴以后,除了秦的威胁书令外,还有许多书。至汉文帝时,“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楚元王传附刘歆传》)。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云:“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P17)据此,则《孟子》在汉文帝时曾立于学官,号为传记博士。博士之立,起于六国。1秦因之,立博士之官。《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李斯焚书之议曰:“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是秦博士所掌除《诗》《书》外尚有诸子百家学。据王国维考证,秦时“诸子、诗赋、术数、方伎皆立博士,非徒六艺而已”(P105)。汉承秦制,武帝置五经博士之前的博士制度当近于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云:“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吕思勉《读史札记》指出,“班《表》之说,盖谓汉之博士,沿袭嬴秦,原不谓博士之官,为秦人所创置也”(P640)。其说是。汉文帝时博士官所掌,尚未仅限于经学。当时五经中只立《诗》博士。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经说》云:“后汉翟酺曰:‘文帝始置一经博士。’考之汉史,文帝时,申公、韩婴皆以《诗》为博士。五经列于学官者,唯《诗》而已。”2他则多因诸子学而立。如贾谊,以“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屈原贾生列传》),公孙臣以终始五德说而召为博士(《孝文本纪》)。又,据《汉官仪》、《汉旧仪》所载,汉文时立博士七十余人3。《史记·秦始皇本纪》云:“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又载卢生曰:“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是汉文时无论博士员数还是博士职掌,皆近于秦制。根据刘歆所说,其时诸子传说“广立于学官”,当不限于赵岐所云《论》、《孟》等儒家子书。《孟子》以诸子之书而得立博士,衡之以秦汉之际的博士制度,亦在情理之中。但其立为传记博士之说《史》、《汉》无明文,以致后人疑其为赵岐臆说。如皮锡瑞《经学历史》曰:“《史记》、《汉书·儒林传》皆云:‘文帝好刑名,博士具官未有进者。’既云具官,岂复增置;五经未备,何及传记。汉人皆无此说,惟刘歆《移博士书》有孝文时诸子传说立于学官之语。赵氏此说当即本于刘歆,恐非实录。”(P82)按,皮氏以为当先立五经,方可及于传记之说,实以汉武帝后之尊经思想和博士设置来方度汉初史实。汉文时尚未有汉武以来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举措,如前文所述,其博士制度仍沿秦制,博士所掌亦不限于经。清胡秉虔尝言,“汉承秦后,仍立博士之官,武帝以前,但取通古今、备顾问而已。故或兼立传记,而五经反不全”(P5),其说是。又,刘歆《移太常博士书》乃是公开的辩论性著作,其“所举史实若与当时官方文献不合,必陷窘境”(P557),因此其说的正确性应是可信的。刘说正可与赵说相印证。阎若璩《四书释地·三续》“孟子置博士”条云:“愚谓《汉书》固有是说,但未见《儒林传》。不观刘歆《移书太常博士》乎?书云:‘孝文世《尚书》初出于屋壁,《诗》始萌牙。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宫,为置博士。’诸子传说即《孟子》等书也。后罢之则以董仲舒对策,专崇六艺云。”此外,《孟子》立博士一事在汉初尚有其他表征可为佐证。《史记·封禅书》曰:“(文帝)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事。”《礼记·王制》题下孔颖达疏引卢植语,亦云:“汉孝文皇帝令博士诸生,作此《王制》之书。”(P1321)汉代学者普遍认为《王制》晚出,而《王制》中所言制度又多与《孟子》相合。如郑玄《答临硕》云:“孟子当赧王之际,《王制》之作,复在其后。”(P1321)郑玄独以《孟子》与《王制》相较,“殆因《孟子》与《王制》相通,故举以比拟;更谓《孟子》时代更早,《王制》之作在后,其说亦然”(P108)。焦循《孟子正义》云:“今《王制》篇中,制禄爵关市等文,多取诸《孟子》,则孝文时立《孟子》审矣。”(P17)是《王制》多采据《孟子》。金德建先生将《孟子》、《王制》二书详加检校,指出《王制》中所述制度采据《孟子》多至三十四条(P94-101)。盖因《王制》成于孝文时众博士之手,其时《孟子》亦置学官,博士中必有熟稔且尊崇《孟子》者,故于《王制》中多采择其说。又,文帝时《诗》博士韩婴所撰《韩诗外传》中引《荀子》多次,其深受荀子影响毋庸置疑,以致汪中云其乃“荀卿子之别子”,但《韩诗》卷四第二十二章在袭取《荀子》“非十二子”之论时,却只“非十子”,删非子思、孟子之文,此亦可证当时《孟子》受尊崇之事。金德建先生谓:“当文帝时,孟子之学,曾立博士;文帝又使博士诸生纂集《王制》,所述制度,亦以采据孟子之说为多。可征孟子之学,其时极盛,方为博士辈所崇尚,则韩婴既为文帝博士之一,安得反加以非毁乎?故举荀卿非子思、孟轲语,遂摒而不录矣。”(P54)杨海文先生指出,这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