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峡水库富营养化敏感期的三种水体藻种变化及机理
在嘉江的河流类型(0.2ms-1)、过渡类型(0.05.0.2ms-1)和湖泊类型(0.05.0.2ms-1)中,后者是富营养化的敏感水体。嘉陵江出口段工业集中、人口密集、商业发达,水环境污染负荷大,近几年春季小环藻暴发连连发生。嘉陵江污染状况对三峡水库水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浮游藻类活动日益受到关注。由于有关研究报道少,其河道型、过渡型、湖泊型水体优势藻组成变化的研究尚未涉及,弄清三类水体优势藻的变化规律,对了解三峡成库后嘉陵江出口段富营养化敏感水体中优势藻变化具有特殊意义。为此,进行了嘉陵江出口段三类水体优势藻的现场测试,分析水动力下优势藻组成的变化机理。
本文以嘉陵江出口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布点采样、藻类鉴定、水质测试等,分析富营养化敏感期河流型、过渡型、湖泊型三类水体蓝藻(Cyanophyta)、绿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优势种变化及机理。
1 材料和方法
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08年8月。
1.1 过渡型水体
样点布置:嘉陵江出口段左、右两岸不同流速水体共设5个采样点:1.磁器口右岸(过渡型水体);2.磁器口左岸(河流型水体);3.化龙桥右岸(河流型水体);4.朝天门右岸(过渡型水体);5.朝天门左岸(河流型水体)(图1)。
1.2 藻类检测与计数
水样采集处理:每采样点设2个取水点,用500m L采水器分别采取水面下20 cm、40 cm处水样,然后将2个取水点的4种水样混匀带回,取出混合水样500 m L用10%鲁格试剂7.5 m L固定,静置24h后镜检,镜检时先将其充分摇匀,再于显微镜下进行藻类鉴定、计数,鉴定依据参照《中国淡水藻类》;每一水样重复3次,结果进行平均处理,每次镜检结果与平均值的误差不得大于10%。
实验器材:SWJ-73型深水采样器(自带温度计),LS45A型旋杯式流速仪,DR5000紫外分光光度计,MOTIC BA200数码显微镜等。
水样总氮(TN)测定采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总磷(TP)测定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具体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1.3 优势种群的确定
优势度(Y)根据各优势藻种出现的频率及个体数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Y—优势度
Ni—样品中某藻数量
fi—样品中某藻出现频率
当物种优势度Y0.02时,该种即为优势种群。
2 结果与分析
2.1 处理结果
将调查得到的藻类数据通过优势度计算公式算出的优势藻、优势度整理成表1和表2,然后根据研究目标和表中内容展开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密度和密度
在调查的3—7月,藻种类、数量均为全年最大,藻种类为34,占全年66.5%,平均密度为43.76×104个·L-1,其中3、4月份间,为55.28×104个·L-1。因此,3—7月为嘉陵江出口段富营养化敏感时期。
2.2.2 yta聚合物
3—7月份嘉陵江出口段浮游藻类共7门,52种;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12种,绿藻门(Chlorophyta)19种,蓝藻门(Cyanophyta)11种,隐藻门(Cryptophyta)4种,裸藻门(Eugleno-phyta)2种,甲藻门(Pyrrophyta)2种,金藻门(Chrysophyta)2种;硅藻23.1%,绿藻36.5%,蓝藻21.2%,裸藻3.9%,隐藻7.7%,甲藻和金藻各3.8%,硅藻、绿藻和蓝藻占总藻的80.8%。本研究以硅、绿、蓝藻进行分析。
2.2.3 富营养化临界氮磷质量浓度n,n-
调查期间,嘉陵江出口段TP变化在1.41~1.68mg·L-1,TN变化在0.062~0.104 mg·L-1,根据国际公认的TN 0.2 mg·L-1、TP 0.02 mg·L-1的富营养化临界氮磷质量浓度,调查期间的氮磷量不是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对藻类组成没有影响。
2.2.4 富营养化敏感时间
2008年3-7月,蓝绿硅优势藻共26种,约占总藻种数的50%,占全年平均优势藻种平均百分数为87%,因此3-7月为嘉陵江出口段富营养化敏感时期。由表1可知,这期间优势藻为:蓝藻的固氮鱼腥藻、小颤藻、球形念珠藻、类颤藻鱼腥藻、纤细席藻等12种,绿藻中的小球藻、柱形鼓藻、铜绿微囊藻、小型月牙藻、绿星球藻、四尾栅藻等17种,硅藻中的梅尼小环藻、变异直链藻、颗粒直链藻、近缘针杆藻等11种。
2.2.5 优势藻种数及形态特征
以下各项内容是对表2中平均2.5m·s-1,2.0m·s-1,1.5 m·s-1,0.05~0.2 m·s-1,0.00~0.05 m·s-15个流速的硅、蓝、绿藻进行分析。
优势藻组成:5个流速中硅∶蓝∶绿藻构成如下。2.50 m·s-1为5∶2∶1,硅藻有变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测试测量设备,前19大企业占据全球73%的市场份额(2024).docx
- 小小理财师学习.pptx VIP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复习课件.pptx VIP
- 课件:环境化学物的特殊毒性及其评价-遗传毒性.ppt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 《论文写作(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第7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优质!)202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B类)及答案.docx VIP
- 中式面点技艺:膨松面团制品制作技艺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妇女不孕症的辅助生殖技术.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