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xVIP

天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水生生物野外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以浙江省的水生生物为中心,东接钱塘,西接宋史,北接浙江和江苏交界处的太湖。整个区域自然环境好, 生物多样性丰富, 经济发达, 既有水质较佳的人工湖, 又有近几年来水体污染严重、蓝藻暴发的自然湖泊。核心区域西天目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也是高校学生野外实习的主要场所。为了给华东地区的生物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2007年11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J0730644) 资助, 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与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建设, 启动 “天目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 (以下简称项目) 。本文就天目山作为实习基地的优越条件以及野外实习创新与实践的成果进行论述。 一、 天目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生物育种和狩猎基地 (一) 东神剑顶海拔 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 由东西两峰组成。东峰大仙顶海拔1480m, 简称东天目山。西峰仙人顶海拔1506m, 简称西天目山。西天目山所辖地域总面积为4284ha, 距杭州64km, 上海200km, 南京320km, 处于长三角的中心, 交通便利。 (二) 气候、水文条件 天目山山势高峻, 分长江、钱塘江而立。天目山南坡诸水汇于天目溪, 注入钱塘江。北坡为太湖之源, 汇聚长江入东海。天目之水清凉透彻, 矿物成份丰富, 水质优良。天目山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型, 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 季风强盛,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14.8℃~8.8℃, 最冷月平均气温3.4℃~2.6℃, 极值最低气温-13.1℃~-20.2℃, 最热月平均气温28.1℃~19.9℃, 极值最高气温38.2℃~29.1℃。无霜期235d~209d。雨水充沛, 年雨日159.2d~183.1d, 年降水量达1390mm~1870mm。积雪期较长, 比区外多10d~30d, 形成浙江西北部的多雨中心。年雾日64.1d~255.3d。光照宜人, 年太阳辐射量4460~3270兆焦耳/m2。春秋季较短, 冬夏季偏长。空气富含负离子, 是“天然氧吧”和避暑休闲胜地。 (三) 江阴叶林的分布现状 天目山独特而又多变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 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如有多种植被类型: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零星分布于海拔700m以下大低山丘陵;植被精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集中于禅源寺附近和海拔850~1100m的山坡和沟谷;落叶阔叶林是天目山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性植被, 位于海拔1100~1380m的高海拔地段;落叶矮林是天目山的山顶植被, 分布于海拔1380m以上;针叶林是天目山的特色植被, 尤以柳杉林最具特色, 海拔350~1100m均有分布。天目山自然环境好, 生物资源丰富, 久负盛名, 被誉为“生物基因库”。据近年调查, 现有大型真菌28科115种, 地衣3科48种, 苔藓植物60科142属151种, 蕨类植物35科68属151种, 种子植物151科764属1718种;兽类75种, 鸟类148种, 爬行类44种, 两栖类20种, 昆虫类4209种。 二、 当前的条件为基础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 主要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49年以后, 西天目山国有林地先后由浙江省林业厅、浙江林学院和浙江农业大学等单位接管。1956年被林业部公布为“全国森林禁伐区”, 1975年浙江省政府下文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并建立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简称管理局) 。1996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执行局会议上, 正式批准接纳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9年被中宣部、科技部、教育部及全国科协联合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二) 加强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建设 自1986年成立管理局以来, 国家和浙江省各有关部门, 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规划和建设。1998年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开始实施二期工程规划和建设, 恢复了禅源寺, 扩大了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新建了现代化的办公大楼、科技馆和多功能实习教室、实验室等。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已成为集教学、科研、旅游等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三) 与大学合作建设基地的大学生科研协作 天目山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性, 已被世人誉为不可多得的天然植物园。多年来, 管理局与华东地区的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林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合作建设基地, 每年接待实习学生数千人, 同时开展各种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