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与邺城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序列研究-兼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造像鉴别①.docxVIP

定州与邺城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序列研究-兼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造像鉴别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定州与邺城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序列研究 兼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造像鉴别① ? ? 刘洪彩(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01) 我国单体思惟像出现在北朝隋代,东魏天平年间(534-537年)兴起于定州,东魏武定年间(543-550年)在邺城不断出现;北齐时扩展到毗邻的山东中北部与山西东部,隋代定州曲阳与邺城临漳尚有遗存。单体思惟像的时代风格鲜明,而近代流失到海外的无铭思惟像出处难辨。河北佛教造像地域研究从曲阳扩展到定州与邺城。松原三郎以思惟像为例考察了东魏北齐定州样式造像。[1]107-122李静杰认为定州白石佛像为华北平原南北朝隋唐时期影响力最大的造像体系,总结了定州系单体思惟像的造型特点。[2]27,67-69何利群提出了以龙树背龛式造型为典型特征的邺城模式。[3]76-87定州与邺城思惟像的关系研究薄弱,故基于单体思惟像的发展状况与称谓,探究两地区思惟像的异同与联系,进而鉴别海外馆藏思惟像的出处。 一、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的流行状况与称谓特点 已知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166件,其中东魏、北齐与隋代造像163件,定州市、临漳的思惟像,流行时间长,造像数量多,占本地佛教造像总量的比例较高,发展最为突出。 1.地域分布与流行年代 137件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出土地点明确,其中河北造像124件,山东10件北齐造像,山西昔阳与陕西西安各1件,可知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的分布,东抵山东博兴,西达陕西西安,南及山东青州,北至河北唐县。定州与邺城的单体思惟像量多质精,最为显著。根据东魏与北齐行政区划,[4]644-645可知定州包括今曲阳、定州市、藁城、正定、行唐县、唐县等,司州包括今临漳、成安、威县等。 在东魏、北齐与隋代单体思惟像中,定州造像数量最多。其中曲阳思惟像61件,即东魏纪年造像9件,无铭造像1件;北齐纪年造像34件,无铭造像4件;隋代纪年造像13件,占总造像的37.42%。定州市思惟像23件,即东魏纪年造像4件,无铭造像1件;北齐纪年造像12件,无铭造像6件,占总造像的14.11%。此外,藁城造像5件、唐县造像2件、正定造像1件、行唐县造像1件。 邺城单体思惟像数量也较多。其中临漳北吴庄出土的思惟像尚未全部整理、修复完毕,目前公布的思惟像共有10件,即东魏纪年造像2件,无铭造像3件;北齐纪年造像1件,无铭造像3件;隋代纪年造像1件,占总造像的6.13%。成安县思惟像有2件,北齐纪年造像1件,无铭造像1件,占总造像的1.23%。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在河北出土的佛教造像中,曲阳与临漳出土的造像数量最多。前者在1953年冬至1954年春出土2200余件,[5]82后者于2012年出土数量近三千件。[6]定州市、唐县、藁城、正定、行唐县、成安县等地也皆出土了佛教造像。从思惟像所占本地佛教造像总数的比例来看,定州与邺城思惟像皆是非大众化造像题材;定州出土的佛教造像总量微逊于邺城佛教造像,但是定州思惟像比例微高于邺城地区。 北朝隋代纪年单体思惟像共127件,形成较为完整的发展序列。其中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思惟像1件,北魏中后期为单体思惟像的产生阶段。东魏前期(534-542)造像5件,占总量的3.07%,为初步发展阶段。东魏后期(543-550)造像18件,占总量的11.04%;北齐早期(550-559)造像42件,占总量的25.77%;东魏后期武定年间至北齐早期天保年间为鼎盛发展阶段。北齐中期(560-569)造像30件,占总量的18.40%;北齐晚期(570-577)造像17件,占总量的10.42%;北周与隋代开皇初年(577-587)因北周灭法运动实例极少;隋代前期(581-600)造像10件,后期(601-618)4件,北齐中期至隋代渐趋衰落。定州曲阳与邺城临漳思惟像的流行时间最长,皆有东魏、北齐与隋代造像。 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看,东魏思惟像主要分布在定州与邺城,东魏后期景县与黄骅有少量思惟像。(图1)北齐初期至中期,定州周边地区的满城、蠡县、河间县也出土了与曲阳造像风格相同的白石单体思惟像,邺城所在司州内仅有邢台威县出土思惟像,山东与山西出现了单体思惟像。(图2)由此可见东魏后期至北齐中期,为定州单体思惟像的扩散时期。 图1 东魏单体思惟像分布图笔者绘制 图2 北齐单体思惟像分布图笔者绘制 2.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的称谓特点 已知112件单体思惟像的造像记完整,其中的造像称谓是根据白石质、思惟态、尊格与特色造型命名,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突出玉石质。“玉”铭思惟像共69件,其中“玉像”铭造像40件,“玉思惟”铭造像18件,白玉太子像5件,白玉龙树思惟6件,占112件有铭造像总数的61.61%;河北、山东、山西皆有出土,东魏、北齐与隋代皆有遗存,可见北朝隋代思惟像普遍崇尚白玉石材质。定州曲阳黄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