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慈济宫中的吴氏医事探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慈济宫中的吴氏医事探析 吴,名叫华吉和云冲,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白沙市(现龙海县)。他是北宋福建泉州著名的民间医生。太平天国四年(公元979年)和景三年(公元1036年)去世,享年58岁。吴自幼颖悟好学,“凡天文、地理、礼乐、刑政诸书,过目成诵,罔无淹通”(杨浚《白礁志略》卷二)。后因双亲的俱亡,使吴立志学医。他访师学道,寻方求药,以慈济苍生,拯救世人。由于其矢志不移,不畏艰险,外加天资聪颖,才智过人,17岁时就精通医师,能知人的经络穴位,血气流通,常以五寸铜针施针灸之术,兼用汤药,或涂敷青草方,令人沉疴即除。吴在数十年救死扶伤的行医实践中,对医道兢兢业业,对医术精益求精,“按病投药,如矢破的,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疴奇症亦就痊愈,是以厉者、疡者、痈疽者,扶舁携持,无日不交踵其门”,以至“远近咸以为神医”(陈瑛《海澄县志》卷二十二)。更可贵的是其医德十分高尚,对求医者“无问贵贱,悉为视疗,人人皆获所欲去”。《同安县志》赞吴“以济人救物为念”,“以医名天下,而又不取人一钱”(吴锡璜《同安县志》卷四十)。宋明道二年(1033年),泉州一带发生瘟疫,吴氏四处奔走救治,所到之处,无问贵贱贫富,悉为诊病施药,活人无数。其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深受百姓的称颂。北宋景三年(1036年),吴因上山采药,不慎跌落深谷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名医,在吴的出生地同安县白礁乡、治病施药处青礁乡、泉州花桥亭以及台湾台南学甲镇均建有慈济宫,且有吴的塑像,以供奉这位慈心济世的名医。几百年来,吴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在漳州、泉州和台南民众中久为传颂,到慈济宫瞻拜或求药赐医、祈求健康者络绎不绝,慈济宫中的吴“济世仙方药签”也颇受崇敬者的信奉。 在供奉吴的慈济宫中目前保存着一部分冠有吴之名的“济世仙方男科、儿科药签”,是现存有关吴的宝贵医药资料,长期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颇有效验。该药签是出自民国时期林六善的《玄光宝镜人集》,是否为吴氏所创,现已无法考证。药签虽然是以祷告求医的方式施药治病的,然而这些“济世仙方药签”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内涵和用药特色,在今天仍有整理、研究的价值,兹浅析如下。 1 药品签名的选择和特点 1.1 中医及其他古代文献 “济世仙方药签”是以歌诀的形式论述疾病的证治,虽卷帙不多,文字短少,但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见的99条药签,仅用约2000字阐述了男科、儿科的50余种常见病的辨证治疗。其中男科有水肿、癃闭、腹痛、咳嗽、气喘、失眠、遗精、健忘、便闭等30多种内科杂证,儿科有外感、高热、痘疹、胎毒、食积、便闭、浮肿、虫证等20多种常见病证。男科、儿科共收载93首药方,据考这些药方多数是采撷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及相传为华佗的《中藏经》、孙思邈《千金方》等其他古代医家的名方,也有收录漳州、泉州地区民间的单验方。如“男科药签”[原文1]“心脏无力,气血衰微。补心养胃,旧病复初。羊肉二两,生姜五钱,当归四钱。炖服。”选用张仲景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旧病劳损、耗伤气血的心气不足证。[原文3]“受风邪,感肺家。当发表,法堪夸。柴胡二钱,生姜三片,紫苏钱半,防风三钱,甘草六分。”本条用验方柴胡、紫苏、防风、生姜疏风解表,配合益气扶正的党参,治疗气虚外感证。药签的编写体例,均以病证为纲,有的先标明病名,有的突出主症,然后以简短的歌诀阐述病因、机理,再列举方药及其用法。有的还指出注意事项和禁忌。药签以歌诀的形式出现,读之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虽聊聊数语,却阐明病证机理和治疗原则。如“男科药签”[原文3]“受风邪,感肺家。当发表,法堪夸。”[原文17]“元精不固,肾气未顺。化精固气,理中之运。”[原文22]“痰滞内部,津液不生。通肠降火,诸患自平”等等。病证条下,均有附方。每条药签正文部分大多是12至16个字,虽然文字不多,但内容简明扼要,论述系统全面。 1.2 阴阳泻火,初治“心火未清” 吴“济世仙方药签”是以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理论为依据,用简朴、简短的文字阐明疾病的机理,又详分疾病的寒热虚实、脏腑病变所在,且因证立法,选方用药,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例如惊悸一证,指出由于“心火未清”引起,可采用滋阴泻火方法治疗,用酸枣仁三钱,知母二钱,川芎二钱,茯苓三钱,甘草八分(即酸枣仁汤)煎服。“食不知味”的纳呆,有因“胃肠有热”者,应用“温胃制火”法,方用丹参三钱,白檀香二钱,砂仁一钱(即丹参饮)。又如便秘因“肠火热”者,指出须“除燥火”,可用芒硝二钱,枳实二钱,大黄钱半,厚朴三钱(即大承气汤)治疗。在收载的50多种男科、儿科病证中,绝大部分都指出该病的病机,或曰“中土虚寒”、“胃寒湿”,或曰“怒伤肝”、“相火旺”等,同时又阐明治疗大法,如有的应“固土为本”、“除湿温胃”,或“养肝息怒”、“滋阴泻火”等,且附

文档评论(0)

187****7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