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朱迪斯·巴特勒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
?
?
马 晨
一、引言
(一)背景
作为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之一,朱迪斯·巴特勒在多个学术领域成就颇丰,如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当代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等。《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作为巴特勒的成名作,被列为西方文论中的经典著作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其恢弘庞大的理论体系以及深切的人文关怀,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关注。
通过查阅现有对巴特勒进行研究的作品,笔者发现国内现存研究大多借助其理论开展性别研究[1][2],但由于巴特勒著作用词晦涩,句子结构复杂,理论高深,在进行汉译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而事实证明,对其译本的研究极其匮乏。因此,笔者认为对其译本的研究对于分析巴特勒思想在国内的传播与接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依据现有巴特勒作品的汉译本,从翻译环境、译者身份、读者群等角度研究巴特勒思想在我国的翻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对国人思想塑造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我国在介绍与译介方面对巴特勒颇有研究,学者刘开铃和游素玲主编的《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导论》(2012)一书对巴特勒的理论和思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马景超所著的《导读巴特勒》(2018)对朱迪斯·巴特勒思想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对巴特勒的思想渊源、性别操演理论和女性主义思想以及她思想的后续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具体阐释[3]。
学术界对巴特勒的思想都有或多或少的研究,但唯独对其作品的译本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寥寥无几。不难发现,引用巴特勒作品的著作众多,这就证明其思想对国人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塑造作用。而且翻译是不同文化思想之间互相传播的重要桥梁,是巴特勒女性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重要载体。据此笔者认为,对其作品译本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反响的研究必不可少。
因此,本文将对巴特勒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进行分析,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译者在翻译时的社会背景和政策以及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规范。(2)研究分析译者身份、赞助者和翻译目的。(3)调查译本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情况。以期为中国学术界对朱迪斯·巴特勒的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二、译者与赞助研究
(一)译者研究
译者的身份背景往往对其翻译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涉及的环节有:原语的社会环境、原作者、源语文本、源语读者、译者、译入语文本、译入语读者、译入语的社会环境。译者处于整个过程的中心位置。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既是源文本的读者,同时也是译入语文本的作者。
《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关于左派的当代对话》译者胡大平,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当代政治哲学和意识形态研究、文化研究等。美国南卡洛莱纳大学语言文学文化系比较文学助理教授郭劼,作为《消解性别》一书的译者,研究兴趣包括妇女研究、性别理论和比较文学。《身体之重:论“性别”的话语界限》译者李钧鹏,现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在社会理论、政治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领域皆有研究。《脆弱不安的生命》译者何磊和赵英男,何磊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西方哲学、西方文论、文化研究。赵英男的详细信息笔者未能查到。《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译者宋素凤,中山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授。由于《性别麻烦》一书中除了女性主义、哲学,还包括人类学、精神分析、语言学乃至细胞生物学等,涉及的领域甚广。为精益求精,宋素凤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一年访学期间,借图书资源之便查阅了本书中提到的许多理论以及小说的原始典籍,以此提升对巴特勒论述翻译的准确性[4]。
(二)赞助研究
原作者、译者、读者、出版社等都对翻译活动产生作用,在本文中,赞助者主要是指出版社。译者的翻译策略有时并非完全由译者自身决定,出版社对译者的翻译方法也起导向作用。可以发现,巴特勒的译著主要由三个出版社出版:上海三联书店、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河南大学出版社。基于三个出版社的出版特色,我们可以推测赞助者即出版社对译文的要求是:在翻译巴特勒著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忠实于原文中呈现的理论事实,保留巴特勒思想的内涵和文化信息;另一方面要根据女性主义书籍的要求来定位翻译的语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避免晦涩难懂。
三、翻译方法赏析
《性别麻烦》作为巴特勒的成名作,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最大,就翻译方法这一层面,笔者选取分析了此译本的45-50页,即英文原版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的第二章。经笔者分析得出,译者宋素凤的翻译特点是:(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合译法、省译法居多,综合使用翻译技巧。
例句:On occasion feminist theory has been drawn 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与诗歌有个约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x VIP
- 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成就.ppt VIP
- 应急执法课件.pptx VIP
- 2025年无人机理论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VIP
- 2026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VIP
- 2025AICon全球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大会-上海站:昇腾推理技术的优化实践 .pptx VIP
- 河南省直第三人医院.doc VIP
- CAAC无人机理论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VIP
- 《策略三周期嵌套之理论篇(1)—经济周期综述—我们为.doc VIP
- 三周期嵌套之理论篇(4):周期嵌套的实证研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