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不同品种景宁白茶的适采期研究初报.docx

春季不同品种景宁白茶的适采期研究初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春季不同品种景宁白茶的适采期研究初报 ? ? 李文萃 , 范起业 , 王家鹏 , 蓝香平 , 唐小林 * (1.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6;2.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6;3.景宁畲族自治县香香茶叶专业合作社,浙江景宁 323500) 景宁白茶,也称白玉仙茶,是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经济作物总站从惠明群体种中选育出来,2014年由浙江省新审定的白化茶树新品种,包括景白1号和景白2号,其芽叶白化程度高,持嫩性强,内含成分丰富,品质优异[1],是惠明茶中之珍品,近几年在景宁地区广泛种植。凭借多年种植经验,茶农和茶叶科技工作者对景宁白茶茶树品系特征、生长习性、抗逆性以及繁育方式等均有了一定认识[2-3],也有学者对景宁白茶的内在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加工技术进行了系列研究[4-6],但在鲜叶采摘时期、采摘标准方面缺乏科学、系统的深入研究。因此,掌握景宁白茶鲜叶适采期,准确了解其采摘时间段,对于指导及时采摘,提升鲜叶品质质量,发挥其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原料 茶树品种为景白1号、景白2号,根据景宁白茶的原料要求,采摘标准以一芽一二叶为主。 1.1.2 试验时间 试验在2017年4月进行,分为3个不同采摘时期,即4月上旬(4月10日前)、中旬(4月20日前)和下旬(4月30日前)。 1.1.3 试验地点 选择浙江省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4个山头的茶园进行试验,分别是鹤溪镇的敕木山、包头山、九重垟山以及澄照乡金丘村封金山。要求各试验点的海拔高度一致(约600 m)、茶园长势相仿且修剪时间相近。 1.2 试验方法 1.2.1 茶树树冠面机械组成调查 在各试验田的茶树冠面上随机选择面积为30 cm×30 cm的调查点,调查该面积内茶树芽叶的生育状态,记录各类芽叶(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等)的数量及所占比例,重复3次。 1.2.2 进厂鲜叶机械组成调查 将各试验田中包括1.2.1调查点在内及其周边方圆1 m区域内的鲜叶全采光,然后从中随机称取100 g左右,按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单片、破碎芽叶以及茶梗等进行分类、计数并称重,计算各类芽叶所占比例,重复3次。将4月上旬、中旬和下旬设3个不同采摘期进行分析比较。 1.2.3 新梢展叶状态调查与确定 分别在景白1号茶园和景白2号茶园随机选择10个芽梢,做好标记,调查记录展叶状态。每3天调查一次,并以10个芽梢中有6个芽梢达到某展叶状态时,确定为处于该展叶状态[7-10]。于春季4月开始,调查1个月。 1.2.4 鲜叶主要内含成分含量测定 鲜叶固样方法:取鲜叶200 g左右,微波杀青2 min,摊凉后在80℃恒温干燥箱内烘至足干。对固样处理后的鲜叶原料进行内含成分检测,主要包括水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和粗纤维等。 式(8)表明圆周系统下的模校正因子k在N次迭代后,其值趋近常数0.607253,式(9)表明CORDIC算法收敛的最大角度为99.872。,即CORDIC算法的收敛范围为[-99.872。,99.872。][10]。 水分检测按照GB/T 8304—2013《茶 水分测定》执行;茶多酚含量测定按照GB/T 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执行;氨基酸含量测定按照GB/T 8314—2013《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执行;咖啡碱含量测定按照GB/T 8312—2013《茶 咖啡碱测定》执行;水浸出物含量测定按照GB/T 8305—2013《茶 水浸出物测定》执行;粗纤维含量测定按照GB/T 8310—2013《茶 粗纤维测定》执行。 1.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春季不同采摘时期对鲜叶机械组成的影响 4月上旬、中旬和下旬3个不同采摘期进厂鲜叶原料的标准芽叶(一芽一二叶)组成变化如表1所示,景白1号和景白2号在3个不同采摘期采摘的鲜叶机械组成差异很大。随着采摘期的推迟,景白1号鲜叶的标准芽叶比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第二个采摘期(4月中旬)达到最高值91.10%。景白2号鲜叶的标准芽叶比例在第一个采摘期(4月上旬)最高,为95.6%,之后随着采摘期的推迟呈现持续降低趋势,但第二个采摘期的标准芽叶比例降低幅度较小,仅降低0.89%。在整个采摘期内,景白2号鲜叶的标准芽叶比例始终高于景白1号,最高相差6.50%,最低相差3.12%,两个白茶品种的鲜叶组成均在第三个采摘期(4月下旬)最低,分别是84.12%和87.24%。由此可见,在春茶采摘期间,随着采摘期的推迟,进厂鲜叶原料的标准芽叶比例降低。景白2号在四月上旬和中旬的鲜叶采摘质量较好,景白1号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