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高钾钙酸性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docxVIP

铜陵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高钾钙酸性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陵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高钾钙酸性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1 中酸性及其岩石学特征 铜铜铜是中国重要的铜铜矿之一。它有着数百年的开采历史,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矿山已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部分矿山面临闭坑。本文对铜陵地区与成矿有关的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中酸性的高钾钙碱性侵入岩总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埃达克岩的特征。已有的研究表明,沿长江中下游的许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张旗等,2001a,b,2003;王强等,2001,2002,2003;王元龙等,2001,2003;许继锋等,2001;Xu et al.,2002),它们的形成与中生代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无关,而可能是加厚的下地壳底部中基性岩部分熔融形成的。本文的研究表明,铜陵地区具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的中酸性侵入岩与铜、金等成矿作用有密切的联系,为铜陵地区的找矿工作开拓了一个新的思路。 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培养过程 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发育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是我国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铜陵位于该区的中部,前人对该区侵入岩进行过详细的研究(Chen et al.,1985,1998;杨学明等,1988;毛建仁等,1990;常印佛等,1991;邓晋福等,1992,2002;周珣若等,1994;马昌前等,1994;邢凤鸣等,1996,1998,1999;吴才来等,1996,2003;杜杨松等,1997;唐永成等,1998;吴言昌等,1999;Wu et al.,2000;Chen et al,2001;张德全等,2002;狄永军等,2003;王强等,2003)。毛建仁等(1990)将其划分为长江系列和江南系列,分属沿江岩浆岩带和江南岩浆岩带,从西向东、由北向南划分为十个岩段。铜陵位于沿江岩浆岩带的中段,地处长江中下游中生代隆起区,出露地层有志留系-二叠系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等,总厚达3~4 km。总体受北东向构造控制,岩体长轴方向一般为北东-南西向,整体排列也指向北东(图1)。岩体规模一般较小,多在0.5~2 km2之间,主要由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岩体同位素测年时代大多在120~140 Ma之间(Chen et al.,1985,2001;吴才来等,1996),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的。铜、金等不同类型矿床主要集中在135~120 Ma时段(吴言昌等,1999),为早白垩世成矿。 3 次分区—地球化学特征 对铜陵地区代表性的中酸性侵入岩体分别采样,并进行系统的主量、微量元素和Nd-Sr同位素测试。样品采用常规方法在玛瑙研钵中研磨至小于200目,主量元素用XRF法、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用ICP-MS法,测试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开放实验室完成,粉末样品用HF和HNO3混酸在Teflon容器中溶解。部分样品在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实验室进行了对比实验,对USGS岩石标样BCR-2,BIR-1,AGV-1和BCR-2重复样的分析结果表明,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度优于10%。Rb-Sr和Sm-Nd同位素质谱分析在本所Nd-Sr同位素实验室完成。样品用HF+HClO4在Teflon密闭容器中低温熔解一星期,采用AG50W×8(H+)阳离子交换柱分离出纯净的Rb和Sr,用AG50W×8(H+)阳离子交换柱和P507萃淋树脂分离出纯净的Sm和Nd。同位素测量在VG354固体同位素质谱计上进行。质谱分析方法参见文献:乔广生等、多接收钕同位素比值与含量一次性质谱分析方法,中国专利申6。Sr同位素质量分馏用87Sr/86Sr=0.1194校正,Rb-Si全流程空白本底约为2~5×10-10g,年龄计算采用York回归分析法计算。Nd同位素质量分馏用146Nd/144Nd=0.7219校正,Sm-Nd全流程空白本底约为5×10-11g,年龄计算采用York回归分析法计算。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Nd和Sr同位素结果见表2。 全部样品的SiO2含量≥56%,具有相对均一的岩石化学组成,SiO2变化在56%~68%之间,在SiO2-K2O图中主要落入高钾钙碱性系列,个别落入橄榄玄粗岩范围(图2)。岩石总体上显示富Al、Na的特点,Al2O3含量均大于15%(15.6%~17.11%)。TiO2含量较低(0.36%~0.70%),除一件样品(CJ-21)外,样品的Na2O/K2O比值都大于1 (1.0~1.9),属于钠质火成岩。 铜陵中酸性侵入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配分曲线均为LREE富集型(图3a),稀土元素总量中等(108~211μg/g),有弱的负Eu异常(Eu*/Eu=0.71~0.9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Sm/Nd=0.18~0.20,(La/Yb)N=12~20。亏损HREE,但是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