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冻土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研究.docxVIP

青藏高原冻土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冻土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研究 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是近年来群落生态学的中心问题(王长廷等,2005)。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生产力随着物种数的增加而增加,并认为这种结果是由于生态位互补效应所致(Naeemet al.,1994;Tilmanet al.,2001),而一些研究则认为取样效应是造成生产力随着物种多样性增加而增加的主要原因(Hector,1998)。同时,也有研究结果认为,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具有单峰关系(中等生产力水平多样性最大)(Guo Berry,1998)。尽管关于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模式尚未得到一致的认识,然而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以及其在维持全球和区域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是不可置疑的(陈灵芝和钱迎倩,1997;王永健等,2006)。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一个独特地域单元(裴志勇等,2003),是我国重要的高山植物基因库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张自和等,2002)。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发展畜牧业,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特别是涵养水源具有重大的作用和价值(郭正刚等,2004)。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加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出现了严重的退化趋势(王绍令,1993;李新和程国栋,1999;魏春玲等,1999;金会军等,2000)。20世纪70—90年代,青藏高原季节冻上和岛状多年冻土地温升高了0.3 ℃~0.5 ℃,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升高了0.1 ℃~0.3 ℃,年平均地温为0 ℃~0.5 ℃的高温多年冻土正在快速升温且变薄(吴青柏等,2005)。据预测到2100年,青藏高原总面积的70%会被非连续多年冻土占居(Ni,2000)。由于地下冰的存在和长期的冻融作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具有独特的生态水文结构,土壤水分是控制多年冻土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的关键因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改变了土壤的水分环境将会对植被生长、分布、物种组成、群落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北极多年冻土的研究表明,多年冻土退化改变了土壤水分环境导致了植物区系组成和群落结构改变(Sturmet al.,2001;Chapinet al.,2005),进而引起生态系统的大规模转变(Woo,1992;Osterkampet al.,2000)。因此,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背景下,开展冻土区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样方调查统计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的科属组成,计算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探讨了多年冻土退化对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其结果为研究冻土退化过程中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提供了背景参考,有助于加深对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的理解。 1 研究领域和方法 1.1 年气象及降水量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带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腹地的昆仑山(35°38′51″N,94°04′46″E)至唐古拉山南坡(91°52′40″N,33°07′07″E)之间的区域,南北长度沿青藏公路约550 km(周幼吾等,2000),本次研究主要在昆仑山垭口至沱沱河之间进行。本区属于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由东向西降低,在玛多为-4.1 ℃,五道梁-5.6 ℃,区域年均降水量差异较大,由东向西减少,一般由300~400 mm至100 mm以下,但是在唐古拉山南麓的安多及巴颜喀拉山南侧的清水河分别到400和500 mm以上。研究区段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有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沼泽湿地3大类型,局部在一些河谷地带分布稀疏的水柏枝高寒灌丛,在高大山体上部分布垫状与稀疏流石坡植被(周兴民等,2001;Wanget al.,2006)。高寒草原土壤主要以钙积寒性干旱土和简育寒性干旱土为主要类型,高寒草甸土壤以草毡寒冻雏形土与简育寒冻雏形土为主要类型(王一博等,2006)。 1.2 样地的调查 在昆仑山垭口到沱沱河的研究区段内,选择典型的生态系统分布区作为群落调查的样地。所选样地从北到南依次为昆仑山垭口、66道班、五道梁、北麓河、风火山和乌丽。风火山和北麓河为高寒草甸,五道梁、乌丽为高寒草原,昆仑山垭口和66道班为高寒荒漠。各样地的详细情况见表1。 1.3 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在每个样地随机设置5个20 m×20 m的子样地,在每个子样地随机设置6个1 m×1 m的记名样方。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植被生长的旺盛期2008年8月上旬进行样方调查和生物量取样。样方调查主要记录的内容包括植物种类、盖度、高度和密度。室内准确鉴定植物标本,统计科、属、种及其组成。 重要值(IV)的计算方法为: IV=(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密度)/3 物种多样性以Shannon-Wiener指数(H)表示: H=-∑pilnpi 均匀度指数(E):E=H/lnS 式中:S为样地的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