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记读后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杜甫传记读后感 篇1 杜甫人物传记读后感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这些伟大的作品背后,是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种博大的情怀。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作的一大特征。这种风格不仅是乱世的产物,更是诗人伟大人格的表达——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国家与人民的立场,心忧国家,心系民众,怜悯百姓的苦难遭受,一颗挽救社会的心在剧烈跳动,一种帮助人民摆脱沉重枷锁的激情在涌动。长安十年,历尽坎坷,杜甫照旧不愿彻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颗渴望救黎民于水火的诚心。这些因忧国忧民而兴起的满腔热忱,形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力量源泉,这种从政的热情,在屡遭冰霜之后,代作“诗史〞创作的雏形。 把诗人从政的愿望转化为批判揭露黑暗现实正是当时的腐朽社会。这种沉闷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从政救国救民的理想,但同时,它一次又一次戏弄着一位诗人。假如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于黎民,那它将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毁了一位救世之臣,那么,它将催生了它所摧毁不了的一代诗人。长安十年,个人的凄凉际遇,与黎民的苦难交际交融,孕育出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创作的灵感源泉。 篇2 《杜甫传记》读后感范文 羡慕和憧憬李白的谪仙风度、洒脱热诚,但更尊敬杜甫的忧国忧民、大气博爱。 杜甫的一生是一个悲剧,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我曾想过,如果杜甫不是出生于一个官僚家族,如果他没有熟读诗书,而是出生于一个一般的市井之家,那么靠着双手辛勤劳动,或许杜甫一生还能多吃上几顿饱饭,晚年也或许不至于那么凄凉吧。可我又想,在那样一个乱世,像杜甫这样的官僚世家子弟,可以免除赋税、徭役,他又是一个出名气的诗人,尚且落魄至此,若是做个一般老百姓,恐怕多半也就是他笔下“三吏三别〞中人物的下场,甚至更凄惨吧。 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无法转变;杜甫就是杜甫,家世、才华和当时的社会共同造就了一个诗圣,一个独一无二的杜子美。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读杜甫的晚年,耳畔仿佛响起了这熟识的歌词,歌声凄婉,闻之动容。 流亡天涯,衣食无着,举目无亲,故交不断丧亡。天下之大,竟找不到自己的亲友故交;放眼望去,身在他乡,尽是陌路,我不识你,你不知我。这是一种怎样的悲伤啊! 人生在世,无论多么困难的日子,也会因为有亲人和朋友的存在而变得简单坚持一些。相反,即使富可敌国,却举目无亲,没有一个知心朋友,那再富足,又有何意义呢?当岁月消逝,年华老去,最可怕听到的消息恐怕就是亲朋故旧的死讯了吧。 56岁的杜甫,一身是病。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不断地缠绕着他,牙齿落了一半,耳朵也聋了,眼也花了,花白的头发也快掉光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 57岁的杜甫,耳聋了。客人和他谈话时需要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右臂偏枯了,写信需儿子代书。丑陋而年老的容颜受尽幕府中官僚的冷淡。他有时去拜见他们,扶杖步行,传达不愿通报,想乘轿子,又没钱去雇。 他人生最终一年半的岁月大部分是在一只小船上度过的,因为陆地上再没有了他的安身之所。最糟的时候,他整整五天没有吃到一点点东西。公元770年的冬天,这个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死在了湘江上的一只小舟中。他死后,家人无力安葬,把他的灵柩厝在岳州。 读完了杜甫悲剧的一生,心情无比的沉重,眼前仿佛浮现了诗人病卧孤舟的凄凉景象。 然而就是这个凄惨可怜的人,却留下了宝贵的史诗“三吏三别〞,留下来《春望》《赴奉先县咏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留下了许很多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名篇。就是这样一个凄惨可怜的人,临死之前仍不忘忧心百姓的疾苦,担忧国家的命运。 杜甫,始终是值得我们景仰的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伟大的灵魂! 篇3 杜甫传记的读后感范文 在泱泱中华光芒灿烂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辉四射,你不得发出赞美; 在泱泱中华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绿树,高耸入云,你不得不需要仰视; 在古往今来异彩纷呈的文化史节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诗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诚拜读! 带一份崇敬,怀一丝心酸,品读杜甫,就如品读一部诗集,一部写满悲愤,同时也蓬勃着英雄豪情的诗集。 举世不第,壮志难酬的杜甫,也效仿了李白,云似地飘来飘去,将自己融入高山,融入大川,融入人民。 高山的雄伟,给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的豪情;大川的壮阔,给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给予了杜甫“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 杜甫虽有“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远大

文档评论(0)

huifutianxia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文安县汇中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1026MA07M9AL3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