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家畜炭疽病发生规律和流行特征分析.docxVIP

广西家畜炭疽病发生规律和流行特征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家畜炭疽病发生规律和流行特征分析 碳疽是由碳疽菌引起的急性、烈性人畜感染和自然流行性疾病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划归为B类传染病, 我国也把它纳入法定管理的二类传染病。该病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防控炭疽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是炭疽病的高发区, 据有关资料记载, 畜间炭疽病仅次于西藏和贵州, 人间炭疽病的发病和死亡数在全国排第四位。近几年, 我区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人间和畜间炭疽疫情逐年下降, 炭疽病高发的势头已被遏制。 为给防制炭疽病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笔者对我区1952年以来各年的炭疽疫情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初步摸清了我区家畜炭疽病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 1 调查问卷的完整程度 本次调查查阅了广西从1952到2004年共计48年的炭疽疫情档案。按照疫情报告的完整程度, 共选择了370条记录, 涉及11个地市、58个县 (市、区) 。收集的流行病学因素包括:感染的动物种类、发病时间、疫点和广西的经济、地理、水文及气候概况。最后将收集的资料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进行分析总结。 2 结果 2.1 人与炭疽动物感染途径 我区感染炭疽的动物有牛、马、猪、羊、狗、骆驼和鸡, 其中以牛感染最多 (见图1) 。人感染炭疽也很普遍, 都是通过剖食炭疽死亡动物而感染。据不完全统计, 在48年中, 全区共死亡畜禽3 880头 (只) , 其中牛2 183头、猪974头、马398头、羊261头、狗29只、鸡30只和骆驼2头。人间炭疽病1 817例, 死亡103例。 2.2 峰峰图 我区炭疽发病的高峰期在4-8月, 其中在7月份达到顶峰 (见图2) 。在高峰期间, 月均疫情频率 (48年中各月的平均疫情数) 为59次/月, 远远高于其他月份的均值9次/月, 差异显著 (P0.001) 。 2.3 我区炭疽病分布现状 我区的炭疽主要分布在百色、河池两市和原柳州、南宁两地区。而在县 (市) 中, 又以右江区 (原百色市) 、田阳、靖西、隆林、那坡、巴马、南丹、东兰、都安、来宾、鹿寨、武宣、象州、融安、融水、三江、龙州、桂平等县 (市) 多发 (48年中疫情数在10次以上) 。 我区炭疽的地域分布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从地理位置来看, 我区的炭疽病高发地市都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雨水丰富, 年均降雨量均超过1 000毫米。另外, 炭疽病高发县 (市) 多处于红水河流域。 ②从地貌上来看, 我区的炭疽高发县 (市) 大多属于喀斯特地貌, 石山面积超过30%。 ③从经济上来看, 疫情多分布在比较贫穷的边远山区。我区炭疽病高发县市都属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县。 2.4 土样中炭疽杆菌的检测 我区曾进行了五次炭疽外环境采样和监测: 1991-1993年, 刘军、汤建榕等在9个县市的18个炭疽爆发点采集样本539份, 检出阳性34份, 阳性率为6.31%。 2001年, 广西兽医防检站在5个地 (市) 7个县14个点采集样品171份, 结果在河池地区、百色地区、南宁地区的10份土样中分离到炭疽杆菌, 阳性率为5.8%。 2002年我区有3个地区共采取水样100份、土样146份、粪样100份, 检出阳性4份, 阳性率为1.16%。 2003年, 在11个县33个新老疫点抽检样品102份, 检出3份土样阳性, 阳性率为2.94%。 2004年, 全区6个地市共采集样本116份, 仅在百色市检出阳性5份, 阳性率为4.31%。 2.5 广西经济进入21世纪后,对广西的财政收入比较 我们对从1990-2004年全区的炭疽疫情进行了分段比较分析。进入21世纪后, 我区炭疽的年均疫点数为13.4个, 年均牲畜死亡数为80.6头, 对照于20世纪90年代的年均疫点数49个、年均牲畜死亡数236.9头, 差异显著 (P0.001) 。 与此对应, 广西的经济进入21世纪后, 才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广西的GDP到1994年才达到1 000亿, 2000年突破了2 000亿元大关, 2004年广西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 300亿元和403亿元。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排位也由1978年的第26位前移到2003年的第16位。 3 炭疽发病与周边的关系 3.1 我区感染炭疽的动物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牛、猪、马、羊和狗。这主要与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式有关。在我区牛、马、羊都以户外放牧为主, 而且很多地方人们喜欢到低洼水草茂盛的地方放牧, 而低洼的地方恰恰是炭疽杆菌污染较严重的。在我区猪的感染数量也很大, 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我区猪的饲养数量很大;二是我区农民有将洗肉菜的泔水喂猪的习惯;三是有些地方有放养猪的习惯。 3.2 我区炭疽发病的高峰期在4-8月, 从9月份后开始减少。我区在4-9月的外界环境气温高、湿度大, 适宜于炭疽杆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