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
2.5 《无常》 自读任务单
学习目标
1. 理解本章节主要内容。
2. 自主完成各章节测评。
学习资源
《无常》、导读微课、思维导图、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
任务一:阅读下面的资料,初步了解本章节概况
本文描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之所以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只有在阴间,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任务二:阅读原文,结合下列问题,做好圈点批注。
【思考题】
1.鲁迅先生为什么喜欢无常?
2.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塑造无常这个形象呢?
任务三:观看导读微课《无常的魅力》,理解探究阅读中的疑难。
【疑难解析】
1.鲁迅先生为什么喜欢无常?
鲁迅在《无常》这篇散文中,用非常生动的笔触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一个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的形象。鲁迅对这个形象,显露出难以掩饰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首先,这是中国的“下等人”即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一个鬼魂形象。鲁迅经过考证,证明无常不见于印度的佛经,“于古无征”,耳所习闻的只有“人生无常”这类的话,大概这意思传入中国之后,人们便将它具象化了,因此“这实在是我们中国人的创作。”但他又是中国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愿望塑造出来的,与上层统治者塑造的鬼神根本不同。鲁迅说:“凡是神,在中国仿佛都有些随意杀人的权柄似的”,他“职掌人民的生死大事”。这里的“神”,显然是反动统治者的写照,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权“随意杀人”。至于那些卤簿中的鬼卒、鬼王们,尽管穿得“红红绿绿”,蓝脸上“又画些鱼鳞”,手持钢叉和虎头牌,但人们对他们并“不很敬畏,也不大留心”。然而,在一切鬼众中,人们“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只要一见他出场,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他不但有“活泼而诙谐”的性格,单是那“浑身雪白”的装束,就使他在红红绿绿中有“鹤立鸡群”之概。鲁迅爱劳动人民之所爱,正说明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趣味是相通的。
其次,正由于劳动人民把自己的理想、愿望都灌注在无常身上,所以连他的服装、打扮等外部造型也都无一不是“下等人”的设计,使人感到十分亲切。鲁迅在本书《后记》中谈到有的版本的无常画像是“花袍,纱帽,背后插刀”,他对此不表示认可,因为这大概乃是“上等人”之所作。所以我们从鲁迅作品中看到的无常的外部形象是:身上穿的是用粗麻布裁制的丧服,腰间束的是草绳,脚穿草鞋,项挂纸锭;手上是破芭蕉扇,铁索,算盘;耸肩披发,头上是一顶下大顶小、二尺来高的长方帽。鲁迅自己为本书插图所作的无常画像,就是照此绘制的。特别有趣的是,作品还写到“下等人”喜欢“以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在迎神时给无常配上了老婆和孩子。无常嫂很有些村妇样却是一个漂亮的女人,无常少爷则是小高帽,小白衣,虽然小;两肩也和其父一样耸起了。所有这些,都说明劳动人民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来塑造无常的,自然受到了他们和鲁迅的喜爱。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无常具有惩恶除暴、赏罚分明、爽直而有人情味的思想性格特征。无常总是在许多人期待着恶人的没落的凝望中出场,作品所写的他出场后那一段自叙履历的场白格外精彩,可以说集中展示了他的性格特征。场白说的是有一次阎罗王叫他去拿隔壁的癞子,他到了那里,见“阿嫂哭得悲伤”,原来癞子是被庸医误死的,这不禁引起他的怜悯,于是利用仅有的那点权力,“暂放他还阳半刻”。由此可以看出他心地的善良和富于同情心。不料却被阎罗王扣上“得钱买放”的罪名而“捆打四十”,从此他再不宽纵了,决定:“难是弗放者个!那怕你,铜墙铁壁!那怕你,皇亲国戚!”接下来鲁迅便连续赞叹说:“一切鬼众中,就是他有点人情……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较的相亲近”;“这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后来在《门外文谈》一文中,又对他作了充分肯定,说他“何等有人情,又何等知过,何等守法,又何等果决”。所有这些,已经把鲁迅对无常的喜爱和喜爱的原因,说得一清二楚。
2.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塑造无常这个形象呢?
因为他们在旧社会没有言论自由,只能通过各种形式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民间的迎神赛会,主要是劳动人民的活动,于是他们就把自己长期以来“活着,苦着,被流言,被反噬”积累下来的许多痛苦经验教训,倾注到他们扮演的无常身上。他们有感于统治者标榜的所谓“公理”、“正义”不过是骗人的把戏,于是以想象中的“阴间”来否定“阳间”—剥削阶级统治的现实社会。他们断然宣告:“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他们热切期望阴间的勾魂使者无常,给恶人以应得的报应。无常表达了他们对反动统治者及其走狗的憎恨。
鲁迅写作本文时仍在继续与“现代评论派”进行论战,因此他在作品中多次巧妙地插入了对那些“正人君子”们的顺手一击,从而再一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0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入诗情】从品味炼字到意象组境(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1 阅读策略:设计朗读的重音停连(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2 阅读策略:赏析精彩比喻的表达效果(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2 阅读策略:赏析精彩比喻的表达效果(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3 阅读策略:赏析精彩拟人的表达效果(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3 阅读策略:赏析精彩拟人的表达效果(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4 文体阅读:写景抒情诗文的阅读(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4 文体阅读:写景抒情诗文的阅读(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5 写作指导: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5 写作指导: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2-6 第7课《金色花》对比朗读-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2-6 第7课《金色花》对比朗读-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2-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自测)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2-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读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2-7 第7课《荷叶母亲》母爱的象征-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2-7 第7课《荷叶母亲》母爱的象征-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2-7《父亲的病》(同步自测)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2-7《父亲的病》(自读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2-8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更是咏家风(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2-8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更是咏家风(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