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 疸;教学目与要求;一、概述;一、概述;一、概述;一、概述;一、概述;1.本病证候特性是目黄、身黄、小便黄,以目白睛
发黄最为突出。发黄程度、明亮度及病程长短不
同而标志着邪正盛衰。
2.阳黄,黄色鲜明,伴有发热、口渴、苔黄腻等显著
湿热之象。
3.阴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伴有神疲畏寒、苔白腻、
脉濡缓等显著寒湿之象。
4.急黄,其色如金,伴有高热烦渴、神昏谵语等湿热
挟毒、内陷心营之候。 ;外感 疫毒 内陷心肝、侵入营血 急黄
湿热 湿热熏蒸
酒食 遏阻胆液 阳黄
内伤
劳倦 寒湿内阻 浸淫肌肤 阴黄 积聚日久 脉络瘀阻 ;三、病因病机;四、诊断重点;四、诊断重点;五、鉴别诊断;五、鉴别诊断; (一)辨证重点
1.辨阳黄与阴黄
阳黄由湿热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口干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一般预后良好;
阴黄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皖闷腹胀,畏寒神疲,口淡不渴,舌淡白,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一般病情缠绵,不易速愈。;(一)辨证重点
2.阳黄宜辨湿热轻重
辨证重点是:
● 热重于湿者,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
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便秘,舌苔黄腻,
脉弦数;
● 湿重于热者,身目俱黄,其色不如热重者鲜明,
头重身困,胸脘痞满,恶心呕吐,便溏,舌苔
厚腻微黄,脉弦滑。;(一)辨证重点
3.急黄 为湿热夹毒,郁而化火所致。
辨灼阴、伤气、动血及窍闭变化为其
重点。;(二)治疗标准
利小便为治疗黄疸基本大法。;(三)分证论治
阳黄:1.湿热兼表
2.热重于湿
3.湿重于热
4.胆腑郁热
5.疫毒发黄(急黄)
阴黄:1.寒湿证
2.脾虚证
;阳黄
1.湿热兼表
症状:
⑴黄疸初起,目白睛微黄???不显著,小便黄,脘
腹满闷,不思饮食;
⑵伴有恶寒发热,头身重痛,乏力;
⑶舌苔薄腻,脉浮弦或弦数。;阳黄
(湿热兼表证)
治法:清热化湿,佐以解表。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
麻黄、薄荷—辛散外邪,使邪从汗解;
藿香、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湿;
连翘、黄芩—清热解毒;
滑石、木通、赤小豆—淡渗利小便,
给湿邪以出路。
;阳黄
(湿热兼表证)
茵陈—清热利湿以退黄;
姜、枣、甘草—调和脾胃。
甘露消毒丹—清热化湿解毒。;阳黄
(湿热兼表证)
临床应用:
一般表证轻者: 麻黄、薄荷用量宜轻,取其微汗
之意;
目白睛黄甚者: 茵陈用量宜大,可用至15~30g;
热重者: 加金银花、栀子。;阳黄
2.热重于湿
症状:
⑴ 初起目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黄
疸较重,色泽鲜明;
⑵ 壮热口渴,中懊侬,恶心,呕吐,纳呆,
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胁胀痛而拒按;
⑶ 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数或滑数。 ;阳黄
(热重于湿证)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方药:茵陈蒿汤。
茵陈—味苦微寒,入肝、脾、膀胱经,
为清热利湿退黄要药;
栀子—有清泄三焦湿热之功;
大黄—有降泄胃肠瘀热之效;
茵陈配栀子—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茵陈配大黄—使瘀热从大便而解,三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班户外游戏教案100篇.doc VIP
- 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测试数学(解析版).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测试卷.doc VIP
- 2024年9月江苏省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带详解.docx VIP
-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doc VIP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汇编一.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doc VIP
- 湖南省衡阳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届高三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一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年产6万吨合成蜡深加工项目(红石化工公司)环境影响报告.docx
- DB21T1342-2021 建筑工程文件编制归档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