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籍子集兵家 投笔肤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投笔肤谈.txt 投筆膚談 提要 《投筆膚談》成書於明末,是一部頗有影響的古代軍事理論著作。   粵稽古兵法有一百八十二家。漢張良、韓信刪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後至宋元豐年 間,國子司業朱服奏校,其他盡屏去,止存七家之書。國初因之頒佈。然七書之中,惟 《孫 子》純粹,書僅十三篇,而用後之法悉備,故首列之。餘目擊時艱,不欲自限於博士業,遂 勵志武 ,間嘗亦仿 《孫子》之遺旨,出一隙之管窺,謬成十三篇,題曰 《投筆膚談》。先 《本謀》而終以 《天經》。篇名雖與 《孫子》相參,文義則別。蓋宗大聖人竊比老彭之意 也。四方高明,乞鑒其愚而教焉,弗曬傚顰,幸也。是為引。西湖逸士謹識 本謀第一 [題解]本謀者,以謀為本也。《太公傳》曰:「其事多兵權與奇計,後之言兵者,皆宗太 公為本謀。」名篇之義,蓋取諸此。若夫趙充國曰:「帝王之兵,貴謀而賤戰。」岳武穆 曰:「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謀。」則信乎 !謀乃行師之本,非謀無以制勝於萬全。故以為 第一篇。通篇作二節看:首至 「聖王 〔之所〕不免也」,總是先敘兵興有害;後半篇則尚謀 以免害也。   1。凡兵之興,不得已也。國亂之是除,民暴之是去,非以殘民而生亂也。   [批評]首言 「不得已」,垂訓之意何深 !   [原註]兵因除亂去暴而興,正見不得已處,此一篇大旨。   2。 自古明君賢將,謀之於未戰之先者,豈專謀敵求勝哉?亦冀保民而康國耳 !   [批評]「康國保民」,果惟明君賢將為然。   [原註]冀,期望也。保則不殘,康則不亂。此推君將預謀之心。   3。故知害之害者,知利之利。知危之危者,知安之安。知亡之亡者,知存之存。得勝 者,不先料敵而料己。料敵者疏,料己者密。料敵者知敵之勢,料己者知己之情。   [批評]論謀者有矣,多主於謀敵;此先料己,為謀真是務本之道。   [原註]利害安危存亡,其機相為倚伏。能知而料於彼己之間,斯為善謀,然猶須先料 己也。勢,以顯於外者言;情,以隱於中者言。   4。是以民勞而興兵者疲,民貧而興兵者匱,民玩而興兵者散,內有讒臣,而興兵者 殆,天災流行而興兵者亂,有內難而興兵者疑,上下離心而興兵者亡。   [批評]「七者」俱在己之 。   [原註]言民而勞苦、貧乏、玩者,必至疲匱與散走。國有讒佞、天災、內難、離心 者,必致危殆、播亂、疑貳以底於亡。故當先料之於己,急圖自治也。民勞而疲,如韓信不 可攻燕。民貧而匱,如漢武海內虛耗。民玩而散,如懿公士不授甲。內有讒臣,如夫差偏信 伯嚭。天災流行,如魏相直諫宣帝。國有內難,如桓公五子爭立。上下離心,如夏桀民欲偕 亡。此其類也,學者悟之。   5。軍需不備,取敗之道也。行伍不充,取敗之道也。備軍需、充行伍而災及吾民,以 敗致敗之道也。   [批評]「三者」亦己之 。   [原註]言不惟有上 「七 」,兵與食用不足,雖足而災及於民,皆必取敗,亦當知 警。以敗致敗者,謂以自己先有敗道,致人之敗我也。 第 1 页 投笔肤谈.txt   6。故國不富不可以興兵,民不和不可以合戰。興兵而不計成敗之,危急際也。合戰而 不審存亡之機,大難時也。   [批評]以 「富、和」二字總括上 「七 」、「三 」,極妙 !   [原註]此承上言,必國富而民和,斯可興兵以合戰。非危急大難,斷不可輕躁寡謀, 而昧於成敗存亡之機也。   7。兵之所以妨民者五,司國計者,不可不知焉。三時弛務,妨民之農;隸籍充伍,妨 民之業;軍需輜重,妨民之財;擐甲冠胄,妨民之力;鼓行搏鬥,妨民之生。此五者,聖王 之所不免也。   [批評]舉 「五害」為聖王不免,何等懇切 !   [原註]妨,害也。此舉兵興之害有五。三時,春耕夏耘秋收也。弛,廢而不張也。軍 需,軍中待用之物。輜重,載器糧衣裝之車也。擐,披之於身也。冠,戴之於首也。胄,盔 也。鼓行,聞鼓則進也。搏,擊也。夫妨農則食不足,妨業則家益虛,妨財則用日竭,妨力 則令難行,妨生則死傷者眾。故聖王雖有愛人之心,興 〔兵〕則必致此五害。此所以不得已 而後興,深切凶危之戒也。   8。故將之為國謀者,曰:士出何籍,馬出何牧,糧出何稅,財出何賦,器用出於何 供,推挽出於何力。是以不難於戰勝,而難於不為斯民病;不難於殺敵,而難於不貽患於 國。兵以銷兵,然後興兵;戰以止戰,然後合戰。斯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