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蒜市场我是怎样取得第三十五块的市场
张红雨终于被翻了下来。
这位来自河南开封的医生, 自从2007年做蒜商赚外快以来, 曾经连续两年赔本。先后投入的15万元资金只收回来5000元。但这并没有让他放弃, 他认为赔掉的钱永远不可能从他在乡镇卫生院的工资里挣回来。
到今年进入第三年时, 张红雨发现, 50吨的湿大蒜, 在国内甲流初起的5月20日收购时, 是0.3元/斤, 而到9月底第二波甲流疫情闹起来时抛出去, 已经是2.1元/斤。7倍的价差, 让张红雨一家伙狠赚18万。
张红雨还是很快后悔了, 因为到11月18日, 同规格大蒜, 在邻近的山东省金乡县的交易市场上, 每斤的交易价位已经涨过3.5元。这就是说, 若再等上两个月, 他这50吨还可以多赚14万。不过, 接下来这个冬天, 他看来还有更大的机会, 只要甲流的恐慌不平息。
尽管医学权威们澄清说“吃大蒜可预防甲流”的说法证据不足, 但仍遏制不了民间的大蒜狂热。于是, 大蒜的疯狂一发不可收。这个去年此时批发价还只有4分钱一斤的家伙, 如今已贵不可言。中国大蒜网的数据显示, 在国内大蒜主产区的山东金乡, 直径为5.0m的大蒜头11月18日成交价已涨至3.75~3.8元/斤。在山东农贸市场上的零售价攀升至5元/斤。
在河南金乡, 甚至上演了大蒜仓库装卸工炒蒜炒成百万富翁的传奇。
人算不如“添蒜”
在大蒜收储商们看来, 他们所期待的行情高潮远远没有到来。“至少每斤涨到4元以上再出售。”王新自信地说。
王新原来在河北苍山经营一家图书出版机构。今年5月甲流暴发后, 他动了转行心思。7月开始, 王新在山东金乡县租用冷库, 在当地收购了300吨大蒜。那时, 平均入库价还不到1.8元/斤。这个“建仓”价位很有代表性。中国大蒜网调查显示, 今年大蒜储存商平均入库价格在1.5元~1.8元/斤。张红雨显然更先知先觉。他5月20日开始收购湿大蒜时, 价位只有0.3元/斤。
“年初看到一些数据, 说今年全国大蒜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35%以上, 就感觉行情要回升。”张红雨11月18日对记者说, 然后5月份甲流在全球暴发, 想到大蒜有杀菌消毒、预防感冒的功效, 就更坚信2009年定会有个好行情。“去年大蒜的批发价跌破入库价, 蒜贱伤农, 今年山东金乡大蒜种植面积就减少了1/3强, 库存量从去年的158万吨变成今年只有80万吨左右。”中国大蒜网市场部经理王浩举例说, 这使得市场供应量下降。
一边是锐减的供应, 一边席卷全球的“抢蒜”风潮。相信大蒜能提高对甲流免疫力的, 远不止中国人。“今年80%以上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都在求购大蒜。”王浩介绍说, 往年各国对中国大蒜会有3个月左右的限制进口期, 以保护本国蒜农, 这个紧箍咒在今年被取消了。而且, 今年不少国家在进口中国大蒜时也取消了往年必须达到一定级别才予进口的限制。
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非洲、南美的部分国家, 成为甲流之下中国大蒜的新豪客。据金乡县经贸部门人士介绍, 大蒜产量、出口量占全国60%以上的金乡县, 近一个月里有超过20天的时间, 每天出口大蒜量在5000吨。“因减产, 金乡大蒜今年出口量比去年减少40%左右, 出口货值大大上扬。”该金乡经贸人士说, 去年每吨出口价在200~300美元, 今年都在1000美元上。
这不是大蒜第一次在恐慌中受到追捧。2003年闹非典时, 大蒜也曾有过出库价在1周的时间里从每斤5毛钱涨到1.7~1.8元/斤的风光纪录。
如今, 甲流下的蒜价已是当年非典时的两倍多。
暴富的蒜库装卸工
最低的进价遭遇甲流诱发的最大化需求, 造就了最漂亮的盈利曲线——张红雨入货后才8天, 5月28日, 湿蒜就从0.3元斤变成了1.2元/斤。此时, 正是甲流输入国内之初。7月20日, 张红雨以1.4元/斤收干蒜, 到8月初, 干蒜价格就涨过了2元。
“大蒜商们就像打仗一样紧张, 都在抢大蒜。”张红雨说, 他总共抢得了130吨干大蒜。11月中旬的大蒜每吨出库价与9月25日时相比已上涨了2000元, 与7月中旬相比则上涨近1倍。当大蒜行情涨至2元/斤时, 不少炒家进入金乡县的各个冷库进行短期炒作。出租冷库给王新囤大蒜的杨磊看着眼馋, 也加入了抢蒜囤蒜的行列。
“和几个亲戚贷款收购了500吨大蒜, 1.65元/斤进的, 上月底以每斤3.55元的价钱出手了。”杨磊认为他这简直是小儿科, 据他说, 去年春节过后, 金乡县鱼山镇5个装卸工看到大蒜十分便宜, 几个人就合伙以0.12元/斤的价格, 从外地大蒜商手里买入700多吨大蒜, 今年8月份以2.8元/斤的价格出手, 几个装卸工一下成了百万富翁。
杨磊是金乡一座容量1700吨的大蒜冷库的出租商。在金乡, 大蒜冷库不下1000个, “今年凡是自己囤了大蒜的都赚了, 没有囤大蒜的冷库主只能赚个中介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