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疆阿希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在地壳深部的引导矿结构向上运动时,成矿水体与围岩发生反应,使液体系统的性质和组成发生变化,同时对成矿元素的激活、转移和富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对金成矿流的水-岩反应产物(岩屑岩和矿相结合)以及水-岩反应的时间、创伤性和空间上的分工,不仅阐明了热液矿床形成的物理条件和成岩成矿的作用机制,而且为寻找隐伏矿体提供了重要的勘探标志。
1 矿床地质特征
阿希金矿床位于新疆伊宁县境内,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陆相火山岩中,受破火山口环状断裂构造(F2)系统控制,属于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床.金矿容矿岩石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酸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矿床由4个矿体(编号为Ⅰ至Ⅳ)组成.其中Ⅰ号矿体规模最大并呈脉状、近南北向略向南西凸出的弧形展布.北段矿体总体呈北东10°方向延伸,倾向东,倾角55~85°,上宽下窄,上陡下缓.矿体总长1 000 m,最大斜深450 m,最大宽度35 m,一般宽度为11~15 m,向北侧伏,侧伏角45°.矿化以裂隙充填脉状为主,浸染交代为辅.
2 蚀变矿物组合
阿希金矿围岩蚀变按成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火山活动过程中火山热液有关的自变质作用,即青磐岩化;另一类是与火山期后成矿热液有关的近矿蚀变作用,即黄铁绢英岩化.
近矿热液蚀变矿物组合包括:①冰长石-石英组合;②绢云母-石英-方解石组合;③绢云母-石英-冰长石-方解石组合;④绢云母-水黑云母-石英-方解石组合;⑤绢云母-次(纤)闪石-水黑云母-石英-方解石组合;⑥黄铁矿-绢云母-石英-方解石组合;⑦绢云母-方解石组合.
自变质蚀变矿物组合包括:①蛇纹石-黄铁矿-绿泥石-方解石组合;②绢云母-石英-绿泥石-方解石组合.
3 雕刻带的划分
以40线、24线剖面为例.
3.14 0段图1
(1) 中-晚期石英矿床
主矿体主要由石英脉组成,其中早期主要为玉髓状石英;中-晚期主要为微(细)粒状(粒径0.03~0.3 mm)和梳(脉)状石英,伴有冰长石化、绢云母化、浸染状黄铁矿化和针柱状白铁矿化.
(2) 级英安岩蚀变岩
①近主矿体下盘的安山岩蚀变作用强烈,主要为绢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其中早期以绢云母化为主,中—晚期以硅化和碳酸盐化为主.
② 距主矿体下盘约10~30 m之石英安山岩(安山质英安岩)蚀变作用基本同①,主要以鳞片状绢云母化,微粒状、网脉状、梳(脉)状硅化及碳酸盐化为主,蚀变强烈,伴有较弱的浸染—网脉状黄铁矿化.
③距主矿体下盘约30~90 m的含橄榄石粗安岩蚀变作用不同于以上两类岩石,不仅蚀变类型复杂,蚀变矿物组合形式多样,而且蚀变作用不强,以中弱或中低为主,尤以硅化和绢云母化在距矿体下盘30 m处即具消失趋向;相反绿泥石化及与橄榄石相关的蛇纹石化、伊丁石化却普遍存在.表明,离主矿体较远,蚀变作用较弱.
④远离矿体(90 m以外)的安山岩蚀变作用较弱,主要为弱青磐岩化.
(3) 蚀变岩石学特征
①近矿体上盘部位(0~15 m)的火山岩蚀变强烈,主要为绢云母化、水黑云母化、网脉状硅化和土状云雾状碳酸盐化,其中以绢云母化最强,次之为硅化和碳酸盐化.局部伴有不同程度的次闪石化和高岭土化.晚期往往沿裂隙充填有紫红色赤铁矿化、褐铁矿化.
②稍远离矿体上盘(15~30 m)的围岩以绢云母化为主,其他蚀变均较弱,且随着远离矿体上盘蚀变由强变弱,到15 m处硅化仅以微弱的网脉状或以碳酸盐-石英细脉出现在晚期阶段,而绢云母化在约30 m处则由强变弱了,30 m以外,基本为弱蚀变(矿物组合不变).除此之外,岩石伴有微弱的次闪石化和水黑云母化,表明此岩石与0~15 m处蚀变矿物组合基本相同.
3.22 4段图2
(1) 近主矿体上盘接触矿
主矿体部位含金石英脉以不等粒状、微粒状和梳状石英为主,在矿体核部石英脉中有中等强度的冰长石化,沿石英脉裂隙有针柱状黄铁矿(白铁矿)化,在近主矿体上盘接触处有星点状黄铁矿化和微弱的碳酸盐化.
(2) 下盘、下盘、矿化蚀变带.矿
早期以绢云母化为主,中期以硅化、碳酸盐化为主,晚期以脉状碳酸盐化为主,伴有少量浸染状和网脉状黄铁矿化,局部见高岭土化.其蚀变矿物组合为:由矿体下盘至40 m为绢英岩化蚀变带,矿体下盘40~65 m为绢云母-青磐岩化蚀变带.
(3) 主矿的蚀变矿物组合带
早期以绢云母为主,局部伴有碳酸盐化及较弱的黄铁矿化;中期以微粒状—网脉状硅化、碳酸盐化为主,局部伴有较弱的冰长石化;晚期以中等蚀变的网脉状碳酸盐化为主,局部伴有中等蚀变的脉状硅化、高岭土化.随着远离主矿体上盘,硅化由强变弱,距主矿体上盘约25 m处已变得微弱.其蚀变矿物组合:由矿体上盘至25 m为绢英石化蚀变带;由矿体上盘25~65 m,即为弱绢云母化蚀变带.
综上所述,阿希矿区以40线和24线主矿体为中心向两侧共划分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