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的问题
这项工作的岭南地区与岭南不同。主要指岭南以南的广东、广东等省区。同时,一些遗址位于岭南以北(江西万仁洞遗址等),由于与本文主题密切相关,因此也列入讨论范围。
这里的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是指距今30000—7000年左右的一段时间,与地质学界所说的分界不尽一致1)。关于更新世和全新世的分界,学术界尚有争论2)。根据岭南地区史前遗址的具体情况,在综合对比遗址的绝对年代、动物群和文化遗物的特征以后,本文采用距今15000年作为全新世的开始。
一、 地质时代和文化点的确定
岭南更新世末期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早在建国初就已开始,但含文化遗物的地点却长时期没有发现。直到八十年代以后,这种情况才稍有改变。柳州白莲洞、桂林宝积岩等遗址的发掘,填补了这一空白。有些研究文章也开始论及岭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问题。但是,由于断代标准不统一,使有些遗址的地质时代和考古学时代的归属发生歧议。例如,大多数研究者都把广东阳春独石仔下文化层和封开黄岩洞出土的石器作为全新世初期的中石器时代或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物,但莫稚却把它们都划为广东的晚期旧石器,主要根据其绝对年代早于1万年,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另外还有这些石器都出于黄褐色堆积中。我们认为,判断一个遗址是否处于更新世晚期的标准应该有两个:1.绝对年代至少不晚于15000年;2.与遗物伴出的动物化石有更新世晚期的绝灭种属。堆积特征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成为断代的标准。由于岭南石灰岩地区是碳十四测年的异常区,影响了某些数据的可靠性。本文将坚持这两个标准并重的原则,以动物群和绝对年代数据互相印证,来全面衡量一个地点的年代。据此,岭南地区可以确认为更新世晚期的文化点目前只有四处,即广西桂林宝积岩、田东定模洞、柳州白莲洞Ⅰ期文化和柳州鲤鱼嘴第4层。另外还有一些洞穴发现有晚期智人化石,但不含石器,本文不作讨论。
(一) 废墟的特征
1. 月打制瓷器和石核
宝积岩主洞的堆积破坏较严重,残存部分从上到下可分三层。其中第2层为文化层,呈灰黄色,胶结坚硬,厚20—100厘米。出有五件打制石器和七件石核。打制石器均以砾石为原料,都用锤击法单向加工而成;石核以砾石的自然面作台面直接打片。出土两枚晚期智人牙齿。动物化石较多,计六目十六种,其中绝灭种有剑齿象、巨獏、中国屡、巴氏大熊猫、最后斑鬣狗,属于“含真人化石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2. 动物化石层
定模洞的堆积从下到上分四层,石制品和人类化石皆出于第3层,即半胶结的亚砂土层,同时出有大熊猫、剑齿象等十多种动物化石。石制品分石器、石核和石片,石器均为砾石石器,其中石核石器均单面刃,石片石器有单面直刃和双面刃两种。
3. 动物化石的种类
白莲洞堆积较复杂,包含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其中西5层——西7层代表该洞的最早期。这两层均为黄褐色亚粘土,胶结坚硬,出土的动物化石属于含化石智人的“大熊猫——鲥齿象”动物群。石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黑燧石质的小型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多用锤击法加工,偶用压削法,许多器形带有细石器特点,但又非典型的细石器。这类石器占相当大比例。一类为砾石石器,分石核石器和石片石器,其中石核石器皆用单面打击法在一边加工而成,绝大部分器身仍保留砾石面。
4. 文化层的划分
1980年,鲤鱼嘴的首次发掘中,划分出上、下两个文化层。但是,下文化层厚达100—170厘米,年代跨度与所含遗物的时代一直被认为是矛盾的。1987年的补充发掘则划分出了三个文化层,即第2—4层,其中第4层又分4A、4B两小层。第2层相当于原上文化层,第3层相当于原下文化层上部,第4层与原下文化层下部相当。第4层只含打制石器,而且以燧石质的小石器和石片占多数,砾石器较少;已测定的五个碳十四年代数据都位于距今23000—18000年间(附表一)。动物化石含犀牛、南方猪等绝灭种,是典型的晚更新世末期的动物群。
上述四个地点的共同特征是:除鲤鱼嘴为岩厦外,其余均为石灰岩溶洞;洞口均向阳,附近有河水流过;文化堆积一般胶结坚硬,颜色偏黄。鲤鱼嘴和白莲洞的堆积很厚,表明人类在这里居住的时间很长。
(二) 文物特征
上述地点出土的遗物皆为石制品,包括石器、石核和石片等。根据选材的差异,可将石器分为砾石石器和燧石质小石器两大类。
1. 刮削器的种类
即以砾石为原坯制成的石器,原料有矽质岩、碳酸岩、硅质岩、红色砂岩、变质砂岩、石英砂岩、石英岩和火成岩等。由于这些砾石多从邻近的河床上采集,因此在不同的地点其质料种类也不尽相同。器形种类相当简单,只有砍砸器和刮削器两种,其中又以砍砸器为主,刮削器只有少量发现。
砍砸器利用厚重的砾石石核加工而成。据加工技术和形状的不同,可分成三型。
A型:单面长边刃,器身一般呈椭圆状,绝大部分仍为砾石面。四个地点中都有发现,是砍砸器中最主要的一个器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