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与《左绣》评点述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八股文与《左绣》评点述论 ? ? 庄 丹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 八股文与《左绣》评点述论 庄 丹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左绣》以评点形式专论《左传》文法,是对《左传》进行全文评点的“法”的里程碑著作,代表了《左传》文学评点的最高成就。《左绣》与八股文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在以古文为时文方面表现为文体、文题、技法上的借鉴,在以时文为古文方面表现为将八股文术语、结构、技法运用于《左传》评点中。从八股文角度可以揭示《左绣》在文学批评、古文义法、修辞学等各方面的特点, 从而进一步研究清前期《左传》文学评点达到全盛期的历史原因、美学形态及文学价值,推动《左传》评点学史乃至《左传》学史的深入研究。 左传;八股文;左绣; 评点 《左绣》以评点形式专论《左传》文法,在具体评点中归纳了以整齐为错综、剪裁、详略、宾主、离合、虚实、埋伏、牵上搭下、以中间贯两头、褒贬、起法、过渡、伏应、眼目、断结、提应、偶对、正叙、原叙、顺叙、倒叙等各种文法,是真正意义上对《左传》进行全文评点的“法”的里程碑著作,代表了《左传》文学评点的最高成就。《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冯李骅《左绣》曰:“是篇首载《读左卮言》、《十二公时事图说》、《春秋三变说》、《列国盛衰说》、《周十四王说》。书中分上、下二格,下格列杜预《经传集解》及林尧叟《左传解》。杜《解》悉依原文,林《解》则时多删节。又摘取孔氏《正义》及国朝顾炎武《左传补正》二书与杜氏有异同者,附于其后。别无新义。上格皆载李骅与浩评语,则竟以时文之法商榷经传矣。”[1]258四库馆臣坚持《左传》研究当以经义为对象,极力排斥用文学评点之法看待《左传》。虽然四库馆臣的观点有其时代的原因,但相反正指出了《左绣》评点的一大特征即是“以时文之法商榷经传”。这里我们即从以古文为时文、以时文为古文两大方面来阐述《左绣》与八股文的内在联系。 一、以古文为时文 冯李骅《读左巵言》曰:“小时学为八股,好作驰骤文字,先师王约斋夫子(先师生平启迪不倦,着有约斋四书,小学讲义行世)指谓:‘先辈点题尚用对偶,何一往不返为?’骅因此求之古文,亦无不散中有整,且往往纯以整御散者。今之评《左》,犹师说也。或谓奈何等《左传》于时文,则吾不知之矣。”[2]64可见冯李骅自小就学习八股文,后为学好八股文之点题对偶之法“求之古文”,这恰是其时学习八股文而倡导“以古文为时文”的普遍法则。“以古文为时文”,最主要的内涵即是吸收古文之学养来学习创作八股文,“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但以‘以古文为时文’的创作理念一直贯穿清代八股文始终。”[3]360“以古文之法为时文”的创作理念得到了清前期文人士子的普遍认可,而“至于古文之法,则根柢乎圣人之六经,而取裁于左、庄、马、班诸书。”[4]88桐城派先驱戴名世即认为“古文之法”当取裁于“左、庄、马、班诸书”,其影响产生的清代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也一直秉承“《左传》——《史记》——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归有光——方苞”[5]42的古文之法。清前期的《左传》不仅在应试文本上,而且在写作方法上都成为当时士子提高八股文水平的最有效的载体。 科举制度下的八股文写作环境促使广大士子竞相归纳各种文法以提高八股文水平。最具代表的如冯李骅《左绣·刻左例言》即认为《左传》“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乃至“长者于万言,短者一、二字”皆“笔笔有法”;《左传》全篇以至一字皆有法度可循,行文独具义法,可为习文之津筏则无可疑。事实上,《左传》在清初已经被文人士子目为古文创作的重要源泉,故如冯李骅能返求《左传》,并终于以“绣”目《左》,将《左传》作法如绣针一般尽渡世人。综观《左绣》,可见冯氏从《左传》中汲取古文精华以提升八股文创作的实践努力,具体表现在: (一)文体上的借鉴 清初文人士子普遍认同八股文可以从《左传》等古文源泉上学习作文法则,以提高八股文写作水平。冯李骅《左绣》即十分注重《左传》对八股文写作的作用,如恒公二年取郜大鼎于宋篇,冯李骅评曰:“文用直起法,通篇前整后散,前伏后应,有提有束,有铺排有翻跌,直作制义金针。”[2]175制义,明清时科举考试规定的文体,即八股文。凡称制义、制艺、经义、时艺、时文、举子业、四书文、八比文、程文、墨卷、帖括者,都是八股文的别称。本篇写恒公从宋国取来郜国的大鼎,因不符合礼制,大夫臧哀伯乃谏。臧哀伯谏言以“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直起,而具体论述祭祀、衣冠、文饰以形成整散、伏应、提束等手法,可谓是习作八股文的绝佳范本。又如襄公二十八年子产相郑伯以如楚篇,冯李骅评曰:“总提分应,竟是八股滥觞,谁谓古今有二文法也。”[2]1328本篇以“昔先大夫相先君,適四国,未尝不为坛”为总提,以“大适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