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W模式下中国古典诗歌的海外传播分析-以杜甫诗歌传播为例.docxVIP

7W模式下中国古典诗歌的海外传播分析-以杜甫诗歌传播为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7W模式下中国古典诗歌的海外传播分析 以杜甫诗歌传播为例 ? ? 李燕霞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商务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近年来,中国文化以开放自信、多姿多彩的新形态,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奥运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一夜爆红是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又一次印证。憨态可掬的熊猫宝宝承载了中国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们带来精神层面的满足与慰藉。它们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用海内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形象,向世界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纵观历史,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互鉴由来已久,文学典籍作为连接情感、凝聚认同的文化载体,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担当重要角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推动中国与世界文化互相对话、相互理解的重要工具。 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1]在当今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的背景下,如何响应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以典籍英译的途径,推动中华文化中最本质、最优秀、最精华又能引起全人类文化共识的部分“走出去”,值得所有人思考。 中国古典诗词典籍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和意蕴深远的意象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经济水平和情感世界,是中华传统文化酝酿和发展的文化精髓,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是人类心灵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过程,诗歌的文学特质和情感价值使得它成为搭建中西文化交流桥梁的重要文化载体。因而,越来越多的翻译者和学者通过古典诗词翻译和研究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一、传播学7W模式及其对杜甫诗词海外传播的指导意义 1948年,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在其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5W线性传播过程: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该模式清楚阐释了社会传播的基本过程和五大构成,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反馈,揭示了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点。他的理论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维度,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传播学做出巨大贡献[2]36。而后,理查德·布雷多克在5W基础上又新增了两个传播要素,即传播动机(for what purpose)和传播环境(under what circumstances)[3]。 信息传播的最根本目的是向受众传递最真实的信息和知识,让受众“获知”事情的来龙去脉。良好的环境对于活动的展开起着促进作用,新媒体的兴起,一方面,给信息传播带来新机遇,能够扩大传播覆盖面,提升传播影响力;另一方面,多元化信息也会带来大量错误信息,消解信息传播的效果。“在开启一次传播活动前,先明确传播目的,再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传播受众策略、传播内容策略,并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在传播活动结束后,评估传播效果是否实现了传播目的。”[4]布雷多克的7W模式弥补了拉斯韦尔只考虑受传者的反应即效果的缺陷,提供信息反馈渠道及由此构成的整个传播环境,因而,更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传播规律的双向和互动性。合理发挥传播学7个要素,在文化“走出去”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更新理念、合理规划及创新思路,在契合文化传播规律上下功夫,让海外受众对译介作品不仅“看得懂”还能“喜欢上”。 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莫属唐代李白和杜甫,被誉为“诗圣”的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怀才不遇,但笔耕不辍,留下1500多首流芳百世的经典绝唱。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在国外也声名鹊起。早在1962年,杜甫被推荐为世界名人。13世纪起,他的诗在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广为流传。19世纪,他的诗歌流传到西方国家,对这些国家的文学创作,尤其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杜甫诗歌得以在海外传播,除了国内知名学者,如许渊冲、吴钧陶、洪业等系统研究他的诗歌并做了大量优秀外译工作外,还有诸多外国学者,如美国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斯,汉学家、唐诗研究专家宇文所安等潜心钻研杜甫诗作,留下很多专业的译作和专著。他们译介杜甫作品,模仿他的写作风格,对杜甫诗歌走向世界起到推动的作用。 随着数字媒介的蓬勃发展,以杜甫诗歌为缩影的文学海外传播范式发生巨大变化,从单纯的翻译问题转向更为复杂的营销宣传体系建设。2020年,国际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Fu:China’sGreatestPoet),在海外引发一阵“杜甫”热,很多国外读者在社交媒体晒出他们读英文版杜甫诗的心情,感慨杜甫诗帮他度过新冠流行时期最艰难的时刻。新媒介推动杜甫成为对外输出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