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客车工业的变迁
自1928年公共汽车的生产以来,中国的客运工业从未受到削弱。新中国成立前到初期, 我国客车产业主要依靠国外卡车底盘改装部分客车。改革开放前仍大量采用国产卡车底盘生产客车。改革开放后, 客车产业开始转变, “统型”设计研发的客车专用底盘为提升客车设计水平打下了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 国外先进车型和技术的引进, 使中国客车技术与质量整体水平大为提高;而相关标准的实施也让高等级客车悬架从板簧非独立跨越到气囊独立式, 制动器从鼓式发展到盘式并附加ABS、缓速器, 中国客车技术更加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 中国客车工业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和全球客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 还大量走出国门。
“万牌”客车制
1906年6月, 天津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 也是我国第一条城市公交线路正式运营, 这比英商投资兴办的上海有轨电车开通还早2年。
《中国汽车年鉴 (1983) 》记载, 1928年, 浙江省利用美国REO牌2 t货车底盘改装了国内第一辆城市公交车。这也应该是我国客车历史上第一辆国产客车。
新中国成立前到初期, 我国并不具备批量生产客车的能力, 仅有上海、重庆、天津等极少数汽车修理厂从事进口客车的修理和改装工作, 而这些由国外车型 (道奇、布拉格等品牌) 改装而来的客车多用于各地公交运营。由于车型和品牌不仅陈旧而且混杂, 老百姓称之为“万国牌”。此外, 当时数量少之又少的公交车并不能解决多数市民的出行问题, 公交车在当时也并不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力量。
这段历史时期, 中国客车也有值得称道的进步之处。1950年4月9日, 北京市工业局制造出以煤气为燃料的公交车, 被命名为“五一式煤气车”。1951年6月, 北京公交车公司修理厂在“五一式煤气车”的基础上, 又生产出“控温式”煤气炉和“双筒式”煤气炉, 并在丰田及道奇T234车上推广使用。
同样是1950年, 上海客车修造厂 (上海客车厂前身, 建于1945年) 正式推出新中国第一辆改装的公交车。该车采用美国道奇卡车底盘, 拖有装置煤气发生炉的挂车, 白天运营, 晚上进站后出煤渣, 次日生好煤球后才上街。
1950年初, 天津市原计划从日本引进10辆无轨电车, 并于当年7月1日正式通车;但由于帝国主义实行经济封锁, 使得原方案无法实施。为此, 天津市电车公司技术人员和工人开始自行研制无轨电车。1950年12月12日, 天津市电车公司自行试制出新中国第一辆无轨电车, 此举确保了天津市第一条由解放桥至新仓库的无轨电车正式通车, 而这款无轨电车被定为401型。
直到1956年, 随着我国自主生产的解放牌载货汽车的问世, 我国客车产业才实现了从载货汽车底盘改装客车到用客车专用底盘生产客车的历史性转变, 客车产业逐步走上整车生产制造、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建设的发展道路。
195 无轨电车使用线路
1956年7月13日,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正式下线, 对我国汽车工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同时也对我国客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以解放牌汽车下线为起点, 客车生产企业相继使用解放底盘开发的公交车、团体客车, 填补了用国产载货汽车底盘改装客车的空白, 此时也涌现出新中国第一辆无轨电车 (公交车的一种, 车身属于客车, 使用电力驱动, 在道路上不依赖固定轨道行驶, 亦即“有线电动客车”, 使用的电力是通过一对架空电缆, 经车顶上的集电杆取得。无轨电车使用的橡胶轮胎是绝缘体, 不像有轨电车可使用路轨实现电路导通) 、第一辆单机公交车、第一辆铰接式公交车、第一辆旅游团体客车等众多极具纪念意义的客车产品, 我国客车产业发展初现规模。具体如下。
1957年4月, 上海市公交公司客车修造厂首次采用国产解放牌CA10型货车底盘和全部国产设备, 试制出全金属整体结构车身的57型公交车, 为新中国第一辆国产公交车。该车外形尺寸为8.29 m×2.50 m×2.80 m, 发动机功率68.825 k W, 可载客90人。
1957年5月, 第一辆采用解放牌货车底盘改装的全金属流线型整体结构的4000型无轨电车在沪试制成功。该车设座位27个, 可载客85人, 最高时速45km, 并以压缩空气作为车辆制动和开、关车门的动力。同时, 还在车辆集电杆正负引入线间装置了5 000 V级、0.5μF的电容器用以避雷, 这一装置沿用至今, 避免了很多事故。
1958年9月, 上海电车厂试制成功车身长16.5 m, 宽2.72 m, 中间用铰盘连接的国内第一辆铰接式无轨电车。在此车基础上, 1959年试生产9辆SKD660型无轨电车投入线路运营。也是在这一年, 北京市无轨电车制配厂生产出第一辆机关团体客车。同年10月, 北京客车四厂研制成功BK560型铰接式无轨电车。
1959年, 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