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谱画法重熙二十三年辽代墓葬.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谱画法重熙二十三年辽代墓葬 近年来,在北京的丰台、西街和宣武区,发现了汉代的陵墓、出土文物,并为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提供了一些资料。 一 《隋书》卷4页,据景德年间。为 1970年3月,北京丰台区丰台镇桥南,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辽代重熙廿二年(公元1053年)的墓葬,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进行了清理。 1.墓室结构:此墓为圆形砖券墓,方向南北,券顶已塌落,仅存墓壁,高约1.2米。墓砖灰色,一面为六道深沟纹。墓壁砌法为一铺一立,壁用白灰涂抹,原绘有壁画,因脱落严重,已看不出所绘内容。墓门设在南面,宽约1.3米,用砖封堵,外为甬道,长1米,甬道东壁上有一小龛,顶部用三层砖收缩砌成,龛高0.96、宽0.50、深0.20米。墓底直径约3米,铺有厚0.50-0.60米的木炭,在墓底的边缘有残存的柏木条,墓底靠北部有一用方砖砌成的长1.90、宽0.90、高0.50米的棺床。未发现完整骨架,只有残骨出现。墓的东壁有影作的桌、椅。桌宽高相等,约0.46米。椅宽0.40、高0.70米。 2.出土器物: (1)陶器:多为盆、罐之类。 陶盆:4件。3件为平底,1件为凹底。平底的内外涂红,口径16.4、高4.6厘米。 三足陶盆:3件。内外涂红,口径16、高5.8厘米。 陶罐:4件。灰陶轮制,口径11、高13厘米。 陶碗:1件。灰陶轮制,平底,胎较厚,里面有数道凹弦纹,从底直到碗口,口径12.8,高5.2厘米。 (2)瓷器: 白瓷灯:1件。直口宽沿,圈足,整体呈豆形,胎薄而釉均匀,表里挂全釉,瓷化程度较高,通高12.3厘米(图版拾壹,3)。 白瓷盂:1件。釉色微黄,上有漏斗形大口,下呈小罐形,通高8厘米。 白瓷盒:1件。釉乳白而有光泽,盖上有七个小乳钉,通高6厘米(图版拾贰,2)。 白瓷净水瓶:1件。小口折肩,通高11.8厘米(图一)。 白瓷莲瓣碗:2件。口径16.4、高6.6厘米(图版拾贰,1)。 白瓷碟:4件。形制相同,莲瓣口,胎薄,釉青白,平底。口径15、高3厘米(图版拾贰,1)。 白瓷盘:2件。形制相同,胎薄,釉有开片纹,菊花口。口径10.6、高3.2厘米(图二)。 白瓷小碗:2件。釉青白色。口径11、高4.2厘米。 白瓷罐:1件。肩部有弦纹一道。口径4.8、高8厘米(图一)。 黑釉双耳罐:1件。口径6.5、高8厘米。 (3)端石插手砚:1方。已残。紫色,素面无纹饰。残长18.5、宽11.5、高4.7厘米。 (4)铜钱:二十九枚。计:开元7,皇宋1,乾德1,淳化2,咸平1,景德2,祥符4,天禧6,天圣2,明道1,太平2。 (5)石墓志:二付。盖皆为覆斗式。 一盖正中刻“故陇西郡夫人墓志”楷书八字,每边长63厘米,四面斜坡每面有折枝牡丹花朵。志文刻楷书24行,计738字。 一盖正中刻“王公墓志”篆书四字。四周刻有缠枝花纹,四面斜坡每面刻有持笏的文吏十二生肖象,四角刻牡丹花朵,每面长73厘米。志文楷书47行,计2151字。 按:此墓为夫妇合葬墓。墓主人的名字在志文中,已残。然李氏墓志的撰者,自书为“夫……王泽撰”,故知此墓为王泽夫妇合葬墓。李氏死于重熙十二年(公元1043年),葬于重熙十四年(公元1045年)。王泽死于重熙二十二年(公元1053年),死后即启李氏之墓合葬。据墓志所记,知辽代丰台镇属宛平县太平乡万合里。王泽,《辽史》无传。墓志云,曾于重熙六年(公元1037年,宋景祐四年)“充贺南朝正旦副使”,《辽史》兴宗本纪于重熙五年条下记“以耶律祥、张素民、耶律甫、王泽充贺宋生辰正旦使副”。又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O,记景祐四年十二月“癸未,契丹遣始平节度使耶律甫、卫尉卿王泽来贺正旦。”《辽史》简漏,误六年为五年。《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记是正确的,但它把卫尉少卿误为卫尉卿。另外,墓志中所记的许多辽代职.官名称,也可补《辽史》之缺漏。 1970年5月,在丰台镇桥南距辽王泽墓西约二百米处,发现一辽代石棺墓。棺呈长方形,长1.94,宽1.24,高0.92米。用六块青石板组成,两侧与前后有榫衔接。出土器物为瓷器,未见陶器。有白瓷注子1件(图版拾贰,1),白瓷划花盘1件(图版拾贰,3),白瓷花瓣口小盘6件,白瓷盏托1件,白瓷碟1件,另有褐釉小罐8件,褐釉鸡腿瓶1件和铜钱11枚(为北宋钱)。该墓中出的白瓷注子,式样优美,釉白而光泽,通高14.7厘米,白瓷划花盘,口呈六瓣形,盘底印有花卉一株。这两件瓷器也是北京地区辽墓中少见的佳品。二 1970年4月,在宣武区海王村,距地表2.5米的黄沙土层中,发现二座辽代的土坑墓。每墓有仰身直肢的骨架一具,头前都放有辽代的典型器物绿釉鸡冠壶二个(图三)。其中一座,另外还出有白瓷罐、白瓷碗、陶铃和带流小铜器等。这二座土坑墓所出的鸡冠壶,在形制上及其花纹上都很一致,胎红色,扁身平底,双孔有盖,壶身两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