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贯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 《魏志辉,清代著名的艺术家,续集《名方记》中的“心胃痛门”。这是一本关于稀释肝脏和稀释肝脏的著名食谱。方中重用生地黄滋水涵木, 配伍枸杞子补肝阴、养肝血;沙参、麦冬养阴润肺, 以滋水之上源, 兼能清金制木;当归辛散, 养血活血, 使诸药补而不滞;川楝子性寒不燥, 既能疏泄肝气, 顺其条达之性, 又能使诸药滋而不腻。全方虽仅六味, 但配伍严谨, 功效卓著, 因而备受后世医家推崇。湖北省名中医赵和平老师临证长于治肝, 应用一贯煎治疗内伤杂病,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将其部分验案介绍如下。 1 药物治疗组方 柴某, 女, 48岁。初诊日期:2008年7月13日。 患者胃痛3年, 每于生气或劳累后加重。近2个月疼痛加重, 胃脘灼痛, 痛连胸胁;伴嘈杂吞酸, 性情急躁;夜寐多梦, 形体消瘦;舌红、苔薄少, 脉弦细而数。 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肝郁气滞, 化火伤阴;治法:滋阴疏肝, 理气止痛;方以一贯煎加减。处方:生地黄30 g, 枸杞子20 g, 北沙参15 g, 麦冬15 g, 当归10 g, 川楝子10 g, 炒白芍30 g, 百合30 g, 乌药6 g, 石斛15 g, 牡丹皮10 g, 延胡索10 g, 炙甘草5 g, 海蛸螵10 g, 蒲公英30 g。每日1剂, 水煎服。 患者服药10剂后, 胃痛大减, 但胸胁仍感不适。上方加佛手10 g、合欢皮15 g。续服30剂后, 疼痛消失, 饮食睡眠均有明显好转。 随访1年, 疼痛未再发作。1年后复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 按肝体阴而用阳, 肝阴不足, 则肝阳易亢, 肝郁化火, 横逆犯胃, 灼伤胃阴, 则见胃脘灼痛、吞酸等症;肝火上扰, 阳不入阴, 则夜寐不安。叶天士谓:“肝为起病之源, 胃为传病之所。”本病病本在肝, 当以治肝为主, 肝胃同治。故赵师处以一贯煎加减, 方中枸杞子、生地黄、沙参、麦冬、石斛、百合滋肝润胃, 阴血足则能涵阳;牡丹皮清肝火;川楝子、延胡索、佛手、合欢皮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白芍、甘草酸甘化阴, 缓急止痛;蒲公英清热消炎;海螵蛸制酸止痛。 肝阴足, 肝火清, 肝气舒则自不犯胃。药证合拍, 故获佳效。 2 足跟增加味剂 钱某, 女, 46岁。初诊日期:2009年9月22日。 患者右侧足跟痛1年。经服止痛药、中药汤剂及针灸治疗, 均未见明显好转, 经朋友介绍来赵师门诊求治。症见:右足跟酸痛, 坐卧时痛止, 行走、站立时疼痛即作, 活动后疼痛减轻, 行走时间稍久, 则疼痛加重;平时性情急躁, 伴右侧偏头痛, 时有胁痛;舌质红、苔少, 脉弦细。X线检查示:足跟骨质增生。 诊断:足跟痛;辨证:肝肾阴虚, 足跟失养;治法:滋补肝肾, 舒筋活络;方以一贯煎加减。处方:枸杞子30 g, 北沙参15 g, 生地黄30 g, 麦冬15 g, 当归10 g, 龟甲15 g, 川楝子10 g, 炒白芍30 g, 炙甘草10 g, 土鳖虫10 g, 僵蚕10 g, 威灵仙10 g, 鸡血藤30 g。每日1剂, 水煎服。 二诊 (9月29日) :药后足跟痛显减。上方加鹿角10 g。续服30余剂后, 足跟痛消失。 按肝主筋、主疏泄, 肾主骨生髓。肝肾阴虚, 足跟失养, 则酸痛不已。方中一贯煎养肝阴, 疏肝气;鹿角、龟甲补肾精, 生髓充骨;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土鳖虫、僵蚕化痰逐瘀, 活血通络;威灵仙、鸡血藤透骨舒筋, 擅长治疗骨刺。 诸药合用, 见效较速。但本病非短期所能治愈, 一般须用药月余效果才能巩固。 3 贯难以治“虚火上炎” 王某, 女, 45岁。初诊日期:2009年10月25日。 患者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已有10余年, 多发于口腔黏膜及舌边等处, 劳累、受凉及生气后易加重;平素腰部有酸痛感, 口干不欲饮;面色略红, 饮食可, 夜寐多梦;舌暗红、苔薄黄, 脉弦细。 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肝肾阴虚, 虚火上炎;治法:滋补肝肾, 清热泻火;方以一贯煎加味。处方:生地黄30 g, 北沙参15 g, 玄参30 g, 麦冬15 g, 枸杞子20 g, 当归10 g, 石斛20 g, 川楝子10 g, 地骨皮30 g, 黄柏6 g, 蒲公英30 g。每日1剂, 水煎服。 二诊 (11月6日) :口腔溃疡较前有所改善, 腰酸好转。原方加海桐皮20 g、凤凰衣10 g、蚕茧10 g。7剂。 患者以上方加减共服药30余剂, 痊愈。 按火之有余, 实为水之不足。患者口疮连年不愈, 证属阴虚火炎, 故赵师采用一贯煎加玄参、石斛益阴治本;地骨皮、黄柏清虚火以治标。赵师认为口腔溃疡实与疮疡同理, 故亦常用甘寒解毒而无寒凉之弊的蒲公英解毒消痈, 海桐皮、凤凰衣、蚕茧为赵师治疗口腔溃疡的经验用药。 全方补中有泻, 清而能润, 因药证合拍, 故多年顽症月余而愈。 4 肝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