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HCV暴露后的预防: 4、梅毒暴露后的预防: 肌肉注射长久有效青霉素120万单位,每七天1次,共2周。 (四)暴露后随访 HBV:1月、3月、6月后检测Anti-HBs HCV:暴露后四面、六周检测丙肝RNA,四个月、六个月定时追踪肝功、Anti-HCV。 HIV:暴露后1月,2月,3月,6月、12月对HIV抗体进行检测 梅毒: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梅毒抗体检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 主要内容 一、职业暴露的概念 二、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及危害 三、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四、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五、随州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要求 职业暴露 概念: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意外被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有可能被具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血源性职业暴露原因 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 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90%由针刺伤所致,美国报到的护理人员针刺伤占职业暴露2/3,护士在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中每人平均会发生针刺伤4.3次,国内毛秀英对1075名临床护士发生针剌伤的针头进行回忆性问卷调查,被调查护士有80.6%发生过针剌伤,年平均为3.5次,其中74.5%是被污染针头所刺伤,2023年杨四宁对154名医学生在实习期间针剌伤及锐器伤进行调查,发觉有126名针剌伤及锐器伤,共585次,发生率87.8%。 一、针刺伤的危害 据WHO 1999年的报告 每30秒 在你和你同事中便会发生一次事故 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刺伤 每年将有近有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 常见血源性病原体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 艾滋病病毒(HIV) 梅毒 …… 大家有疑问的,能够问询和交流 能够相互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二、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程度 血污染针头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度: HBV 感染率6%~30% HCV 感染率1.8% HIV 感染率 0.3% 国外研究证明: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三、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针刺暴露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静脉穿刺或拔针 锐器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 将血标本放入试管内 双手回套针帽 收拾手术污物 在患者或其别人员 忽然移动时注射 分离输液器时 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 缝合中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有可能接触溅出的血液、体液,必须带上口罩眼罩及穿防护衣 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充分的光线 禁止双手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使用后的锐器应该直接放入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理医疗废物时做好个人防护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措施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利器盒内 锋利物搜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使用单手盖帽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安全操作措施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谋求帮助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洗手戴手套 职业暴露预防 预防: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 WHO推荐: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不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她)是HⅣ抗体阴性还是阳性,都应该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 原则预防 原则预防的概念: 1、觉得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者都必须采用隔离预防措施。 原则预防的特点: (1)既要预防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预防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即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预防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既保护医务人员,又保护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用相应的隔离措施,涉及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原则预防的详细措施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适时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该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处理全部的锐器时应该尤其注意,预防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该采用正确的消毒措施 保护性隔离设施 口罩、帽子 手套,防护鞋 防护服,防护镜 隔离衣 安全处置废弃物 在诊疗区放置锐器处理装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装修材料品牌清单(主材、辅材、门窗等).docx VIP
- 道法人教版(2025)8上2.4.2《遵守规则》课件.pptx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 气调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二级矿井维修电工(技师)技能认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功能性食品学 课件 第8章 益生菌及其活性代谢物.pptx
-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docx VIP
- 电工高级技师实操考试试卷.pdf VIP
- 初中阶段初阶词汇初级-如何记单词.docx VIP
- 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的信效度和临床应用评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