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砂岩自生绿泥石成因及物质来源
考虑到砂岩中绿粘土的普遍性和对储层材料的影响,许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其形成时间、外观、成因、来源和对储层材料的影响。目前关于自生绿泥石产状的认识较为一致, 包括包膜绿泥石、衬里绿泥石、玫瑰花状绿泥石和绒球状或蜂窝状绿泥石 (Billault et al., 2003;黄思静等, 2004;孙治雷等, 2008;田建锋等, 2008a, 2008b) 。然而, 至今诸多方面未达成共识:①自生绿泥石开始生长时间, 有学者倾向于认为自生绿泥石开始于岩石大量压实作用之前 (Jeffry, 2001;Billault et al., 2003;黄思静等, 2004;孙治雷等, 2008;田建锋等, 2008a, 2008b) 的同生成岩阶段或早成岩阶段, 也有学者认为其开始于岩石大量压实作用之后 (Anna et al., 2009;丁晓琪等, 2010) 的中成岩阶段 (谢武仁等, 2010) 或晚成岩阶段 (钟广法等, 1996) 。对于绿泥石停止生长时间, 田建锋等 (2008a) 认为绿泥石的形成可持续至晚成岩阶段, 孙治雷等 (2008) 认为绿泥石形成的温度可从古常温至大于140℃, 始于同生并贯穿整个成岩阶段, 也有学者认为不晚于石英次生加大或碳酸盐胶结物出现 (Anna et al., 2009;丁晓琪等, 2010) 。谢武任等 (2010) 认为绿泥石的形成介于硅质胶结的第一期和第二期。②关于包膜绿泥石和衬里绿泥石对孔隙影响机制方面, 早期部分学者认为自生绿泥石对储层起破坏作用 (韩宝平和冯启言, 1999) , 而今多数学者认为衬里绿泥石通过抑制石英次生加大起保护作用 (Jeffry, 2001;Richard, 2003;Anna et al., 2009;黄思静等, 2004;田建锋等, 2008a, 2008b;孙治雷等, 2008;丁晓琪等, 2010;谢武仁等, 2010) 。③虽然现今多数学者肯定了包膜绿泥石和衬里绿泥石对储层的建设性作用, 但如何保护储层物性仍存在分歧。部分学者认为绿泥石薄膜可阻隔富Si4+孔隙水与石英颗粒接触, 进而抑制石英次生加大 (Ehrenberg, 1993;柳益群和李文厚, 1996;黄思静等, 2004) ;但有部分学者认为孔隙水可从薄膜绿泥石晶间孔渗入, 溶蚀被包裹颗粒形成铸模孔, 表明薄膜绿泥石并不能完全阻隔孔隙水与石英颗粒接触, 而抑制石英次生加大的机制为维持孔隙水微区环境成碱性并占据石英次生加大的结晶基底 (丁晓琪等, 2010;田建锋等, 2008a, 2008b) 。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西段、天环坳陷南延部分 (图1) , 大面积出露三叠系延长组砂岩, 地球物理和钻井揭示在崇信-陇县地区分布有中三叠世 (锆石U-Pb年龄为237.6±8.4 Ma) 和早白垩世 (锆石U-Pb年龄为111±1 Ma) 的隐伏岩浆岩, 岩浆期后热液流体对延长组砂岩中黏土矿物可能产生一定影响。绿泥石是储层物性研究的热点之一, 至今在诸多方面仍有分歧。因此,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砂岩为例, 探讨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成因、物质来源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
1 储层绿泥石成因
自生绿泥石以胶结物的形式垂直颗粒表面生长或充填孔隙, 按其在孔隙中的产状又可分为:①颗粒包膜绿泥石 (Billault et al., 2003;黄思静等, 2004;田建锋等, 2008a, 2008b) ;②孔隙衬里绿泥石 (柳益群等, 1996;Jeffry, 2001;Billault et al., 2003;丁晓琪等, 2010) ;③玫瑰花状或叶片状绿泥石 (Jeffry, 2001;Billault, 2003 et al.;丁晓琪等, 2010) ;④绒球状或蜂窝状绿泥石 (Hillier et al., 1996;张金亮等, 2004) 。
观察研究区延长组岩石薄片发现, 包膜绿泥石以薄膜的形式垂直颗粒表面生长或包裹整个颗粒, 厚度不足1μm (Billault et al., 2003) , 在颗粒接触处因挤压而平行衬垫于两颗粒接触面 (图2A, 2B) 。衬里绿泥石在颗粒表面或包膜绿泥石之上呈等厚薄膜状结晶生长 (图2A、2B, 图3A) , 扫描电镜下较包膜绿泥石晶体大, 晶形好, 集合体厚5~10μm (Jeffry, 2001;张金亮等, 2004) 。衬里绿泥石与包膜绿泥石具有相同的生长机制, 区别在于包膜绿泥石可衬垫于颗粒接触处而衬里绿泥石只生长于孔隙接触的颗粒表面, 并较包膜绿泥石厚 (图2A、2B) 。玫瑰花状绿泥石并不在衬里绿泥石之上有规律的结晶生长, 而是成散落叶片状或聚集成向外散开的玫瑰花状充填于孔隙中 (图3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河南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带答案).pdf VIP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docx VIP
- DB52T 1672.5-202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5部分:克氏原螯虾繁殖.docx VIP
- 深圳供电局营销管理系统报表工具软件实施方案.pdf VIP
- 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期末试卷.docx VIP
- DB52T 1672.6-202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6部分: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docx VIP
- 中班科学区材料投放及使用情况研究——以中山市某幼儿园为例.docx VIP
- 外研社新职业英语IT英语(第三版)教学课件Unit 8.pptx VIP
- 气压传动系统解读.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