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寒学—心阳虚证、脾虚证、肾阳虚证.pptVIP

中医:伤寒学—心阳虚证、脾虚证、肾阳虚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讲析] 2、本证的治疗 治法:温中解表 方药:桂枝人参汤 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人参:补脾益气 干姜:温中散寒 白术:健脾燥湿 甘草:和中益虚 温中散寒止利 理中汤 人参汤 桂枝:解太阳之表邪,并能助理中汤温中散寒 病案选释 杨某,女,46岁,1993年6月11日初诊。素有心下痞,4天前午饭后洗发未干即睡,醒后头痛,胃脘不适,恶心欲吐。至晚则腹泻,次日又泻下多次。伴发热恶风,口干少津,喜热饮,心下痞喜按,纳少,服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均不效。刻诊: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体胖,脉细弱。 案一 此属协热下利。治当温中健脾,兼以解表。 桂枝人参汤:桂枝、太子参、焦术、炮姜、炙甘草各10g,黄连3g。 服4剂,利止热退。二诊减炮姜量为5g,续服4剂病愈。 出处:经方应用3则. 艾英. 国医论坛. 1997;12(2):17. 案一 按语:本病例虽发病夏月,有食后受寒病史及腹泻,然并非风寒湿滞之类。故用解表化湿药不效。易医误为表邪内陷阳明,故用清里解表之药亦乏效。前贤云: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本病心下痞喜按,知为脾虚证。又“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患者恶风知为表未解。《伤寒论》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本方即理中汤加人参,意在治里虚寒下利而兼表,与葛根芩连汤相比,此为表里皆寒而设,彼为表里皆热下利而立,不可混为一谈。 案一 案二 陆某某,男,42岁。形体肥胖,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而住院,经治两月有余,未见功效。现证,心胸疼痛,心悸气短,多在夜晚发作。每当发作之时,自觉有气上冲咽喉,顿感气息窒塞,有时憋气而周身出冷汗,有死亡来临之感。颈旁之血脉又随气上冲,心悸而胀痛不休。视其舌水滑欲滴,切其脉沉弦,偶见结象。 案二 辨证:水气凌心,心阳受阻,血脉不利 水心病 处方:茯苓30克,桂枝12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 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陈明等编著 学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30-31 案二 此方服3剂,气冲得平,心神得安,诸症明显减轻。但脉仍带结,犹显露出畏寒肢冷等阳虚见证。乃于上方加附子9克,肉桂6克,以复心肾阳气。服3剂手足转温,而不恶寒,然心悸气短犹未痊愈愈,再与上方中加党参、五味子各10克,以补心肺脉络之气。连服6剂,诸症皆瘥。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三、虚证 (三)肾阳虚证 1、干姜附子汤证(61) 2、茯苓四逆汤证(69) 3、真武汤证(82) 阳气暴虚,阴寒内盛 少阴阳虚,阴液不继 少阴阳虚,水气泛滥 [原文61条]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提要] 下后复汗,致肾阳虚烦躁的证治 [讲析] 1、本证证候表现及病机 2、本证治疗 干姜附子汤证 原文62-66条 第0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第0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0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第0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第0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讲析] 太阳病 发汗后 1、证候表现及病机 (欲作奔豚) 脐 下 悸 病机:心阳不足,下焦寒饮欲逆 发汗後,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65) 下焦肾水因上虚而欲乘,呈蠢蠢欲动之势 小便不利 [讲析] 2、本证的治疗 治法: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方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发汗後,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65) 茯苓(重用):利小便、伐肾邪而宁心 桂枝、甘草:温通心阳,以镇肾水;且桂枝降逆平冲 大枣:伍甘草,培土健脾以利于水气的运化 [讲析] 2、本证的治疗 方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发汗後,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65) 甘澜水煎煮: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十颗相逐,取用之。” 去其水性,以不助肾邪 病案选释 案一 刘渡舟医案:宋先生与余同住一院,时常交谈中医学术。一日,宋忽病心悸,悸甚而神不宁,坐立不安,乃邀余诊。其脉弦缓,按之无力,其舌谈而苔白。余曰:病因夜作耗神,心气虚而神不敛之所致。 桂枝9克,炙甘草9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 凡3剂而病愈。 出处:新编伤寒论类方 刘渡舟编著 武岩等四人整理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8

文档评论(0)

hyh25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外科护理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7月06日上传了中级外科护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