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孙弘与汉武帝
西汉时期的宰相公孙洪(公元前200-120年)、紫川市(现山东省青州市北部)的名字。他是以儒生身份而荣登相位的第一人, 死后被封为平津侯, 然而人们对其评价却褒贬不一。公孙弘以六十高龄入朝为官却一直得到汉武帝的重用, 被视为肱骨之臣, 最后善终于相位, 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值得探究。
一、 公孙弘《文学艺术》主要内容为
公孙弘属于“大器晚成”者。他年少家穷, 稍长当过狱吏, 不知何故, 无法做了, 但这段人生经历后来却让他受益匪浅。此后, 公孙弘在家乡海边放猪度日, 四十岁时, 开始他拜胡毋生为师, 发奋钻研《春秋》等经学。
公孙弘六十岁时被地方推选为贤良文学。因其对策与武帝相谋合, 他被拔出同列且被授予博士。后来他奉命出使匈奴, 此次出使的情况史书失载。公孙弘的出使汇报很让汉武帝生气, 于是他上书称病回家。
元光五年 (前130年) , 七十岁的公孙弘又被举为贤良文学。公孙弘本不想再见皇帝, 但最终成行。公孙弘向汉武帝上书提出“治民之本”八条, 强调“礼义”、“赏罚”的应用, 主张“气同”、“声比”、“人主和德于上, 百姓和合于下”的和同理论, 还提倡帝王也应潜心修行“德”, 做到“以德”服众, 又把“兼爱无私”视为“仁”的道德内涵之一, 要汉武帝注重“仁、义、礼、智”的实践及运用。
公孙弘的这篇政论受到汉武帝的赏识, 并受到武帝的接见, 再被授为博士, 在金马门等待传唤。以后的每次传唤, 公孙弘渐渐赢得了武帝的欢心和信任, 从此一飞冲天。
二、 封侯全以相模表,在相封中,相从“一老儒,必待常人”
公孙弘迫不及待地显露自己, 再一次上书, 以周公的口吻大讲周公之治, 武帝问他能否比得上周公, 公孙弘一面表明自己自然不能与圣贤周公相比, 但事在人为, 周公之治现在努力仍然可以做到, “臣闻揉曲木者不累日, 销金石者不累月, 夫人之于利害好恶, 岂比禽兽木石之类哉?期年而变, 臣弘尚窃迟之。” (《汉书·公孙弘传》) 汉武帝觉得他言之有理。
由于公孙弘做过狱吏, 加上他潜心研读过《春秋》, 擅长用《春秋》经义来解释和粉饰现实。因此公孙弘做官一岁三迁。元光二年 (前133年) 晋升为内史;元朔三年 (前126年) 公孙弘又擢升为御史大夫;一年后任丞相, 被封为平津侯。元狞二年 (前121年) 公孙弘老死于相位。汉代官做到丞相而被封侯的, 公孙弘首屈一指。其拜相封侯的个人经历令人深思。
公孙弘以前, 原来的丞相全由列侯担任, 惟有他寸功未建, 平民布衣出身而高居相位且封侯, 开创了后世丞相封侯的先例。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专论》一书中解释说:公孙弘为相代表着中国由军人政府向士人政府的转变, 意味着达到了“真符理想的‘平民政治’的境界”, 它由平民中有修养兼有知识的贤士即士人来组成政府政治程式。封侯既可奖励“武功”, 也可褒奖“文治”,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昭示着儒学地位开始上升。
宋人黄公度有诗《送陈应东求赴官》云:“又不见公孙弘, 菑川一老儒, 逢辰立谈取卿相, 至今文采照天衢。”公孙弘的人生大喜之笔, 是汉武帝的独具慧眼, ?更是时代的机遇。西汉自刘邦建汉至汉武帝时期, 经过六、七十年的发展,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汉武帝时期是个波澜壮阔、积极进取、大有作为、人才辈出的时代。汉武帝在《求贤诏》中言道:“盖有非常之功, 必待非常之人”, 生活在这个时代中的人们豪情壮志地争为国家建功立业, 且踌躇满志地笃信一定能马到功成。班固在《汉书·公孙弘传》中感叹道:“非遇其时, 焉能致此位乎?”唐人周昙有《平津侯》一诗:“儒素逢时得自媒, 忽从徒步列公台”。确实, 时代成就了公孙弘的个人辉煌。
另一方面, 从当时的西汉形势来看, 汉初的帝相关系不如后世天地般地悬殊, 有时候君臣还能以平等的态度辩论问题。而到汉武帝时, 无军功的臣僚没有摆功的资格, 图谋上进的新官唯皇帝马首是瞻。公孙弘拜相封侯全源于汉武帝的喜好。可见封建时代大治时, 才能不一定成为升官进爵的根本依据, 关键在于能不能秉承帝王的意思并能提高到理论上的阐释。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君臣格局, 便由汉武帝与公孙弘丞相依次展开。
三、 反对武犯禁刑
公孙弘治《春秋》起家, 主张用儒家的思想治国, 外儒内法。西汉时的“春秋决狱”之法, 即引《春秋》经义来判案, 公孙弘应该是重要的积极倡导者之一。当时执掌司法大权的张汤, 就拜公孙弘为师, 时时向其请教。
公孙弘任御史大夫期间, 曾作出力杀游侠郭解的壮举。游侠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上制造混乱的暴力群体。他们无视国家法规, 以武犯禁, 利小害大, 任其存在, 不利于国家稳定。郭解是汉武帝时的知名游侠, 因自己的门客杀一儒生而被捕获。他对此毫不知情, 按法律应该无罪获释。大臣们朝议时, 公孙弘却极力主张除掉郭解, 理由是:“解布衣为任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