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戏剧《诗经》接受教的传统与反思.docxVIP

汤显祖戏剧《诗经》接受教的传统与反思.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汤显祖戏剧《诗经》接受教的传统与反思 汤显祖的作品与歌曲的联系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大部分作品在《牡丹亭》中进行,分析了“情感与理性”、爱情启蒙、歌曲的接受、陈最佳形象的设计等方面。其实,汤显祖的每一部作品都曾征引《诗经》 篇章,反映出作家这一儒家经典的重视,及对 《诗经》 现实教化意义的深入开掘。其中尚有不少有兴味的话题可以深化,如 “四梦”中男性与女性在 “《诗》教”背景上为何有较大差异? 杜丽娘的自我意识设计为因 《诗经·关雎》 而觉醒,折射出怎样的社会文化氛围? 汤显祖的 “《诗》教观”与晚明文化生态之间有无联系等等。“《诗》教”之说,最早见于《礼记·经解》,原为先儒阐释 “六经”在民众教化中的不同功用及应持分寸而作。其中与《诗经》有关者,内容如下: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故 《诗》之失愚……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 《诗》者也。’”[1]( p. 1596) 从儒家原典的具体语境来看,孔子认为,《诗经》 在德行培育、才智培养方面的作用显著,故应予以重视,但又需警惕 “失之愚”。“愚”,郑玄释为:“《诗》敦厚,近愚”。孔颖达也认为: “以 《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 《诗》之义理”[1]( p. 1598)。亦即强调 “敦厚”与“明智、聪慧”并重; 反对以 《诗经》的敦厚之性欺骗、愚弄受教者的做法。以上应是 “《诗》教”的完整意义。可惜的是,古人在 “《诗》教”思想传播中常常强调 “温柔敦厚” 有余、而重视 “不愚” 不够,客观上存在愚民现象。由 “临川四梦” 看汤显祖 “《诗》 教” 思想,可以全面而完整地诠释儒教原旨,亦可透视当时的现实社会背景。 一、 “《诗》教”的女性形象 《紫箫记》是汤显祖的第一部戏剧作品,虽是作家未完成的少作,但却不可轻视,因其已经奠定义仍先生戏剧创作的基本路径———以文人意趣为尚。重视 《诗经》 亦为贯穿其戏剧创作的特色之一。在 《紫箫记》中,《诗经》的篇章被艺术地设计为与女子的言行教化相关。女主角霍小玉出场之前,其母即有交代:“生下女儿一人,名唤小玉,年方二八,才色殊人…… 称《诗》说 《礼》,唾东邻之自媒; 雅舞清歌,哂西施之被教”[2]( p. 228),言明其所受教养乃自 《诗经》、 《礼记》等儒家经典,甚是雅正。与此相匹配,剧中所塑造的霍小玉形象,不仅温柔贤淑、视夫如天,对爱情、婚姻坚守永约,而且言谈娴雅, “赋诗言志”、引述自如,如其以 “唱《关雎》酌彼金罍”1 形容男女相悦; 又以 “新人有时故,丈夫多好新;《绿衣》、 《白华》,自古所叹! ”[2]( p. 305)诉说隐忧,皆可见 “《诗》教”痕迹2。不仅霍小玉,剧中的郭贵妃在出场的自我介绍中也强调自幼曾 “长咏 《关雎》”,申明教化之根由,这与其处置霍小玉 “闯宫盗箫”3事件时表现出的开明大度、人性执法的良善举动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紫钗记》 是 “临川四梦” 中的第一部作品,女主角霍小玉一仍 《紫箫记 》 中深受“《诗》教”熏陶之旧,故其言行举止深符 “温柔敦厚”之旨。孔颖达曾释曰: “温,谓颜色温润; 柔,谓性情和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 ‘温柔敦厚’,是 《诗》教也”[1]( p. 1598)。剧作中霍小玉有着 “涉猎诗书” 的教养背景,故其品性贤淑与举止娴雅。当丈夫李益别后久无消息时,霍小玉辗转找到韦夏卿、崔允明二友,求其帮忙打探,并以 “《毛诗》云: 丈夫之友,将杂佩以赠之。杂佩因何赠投? 望看承报琼玖”[2]( p. 101)等言语相恳。此中引征的 《诗经》 作品有两首: 一是 《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二是 《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化用诗歌原意,婉转、雅正地传达思想感情,承继的是 “赋诗言志”的文化传统,为其 “诗书” 教化下的人格品性的最好诠释。 综上可知,汤显祖在早期作品中将人物的温柔个性、儒雅谈吐、开明思想,与 “《诗》教”做直接的因果联系,由此充分肯定 《诗经》 在女子教化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创作思想在明人戏剧中较为流行,邵灿 《香囊记》 中的张母、朱鼎 《玉镜台记》 中的刘氏、范受益 《寻亲记》中的郭氏、无名氏 《霞笺记》 中的张丽容、梅鼎祚 《玉合记》中的柳氏等,皆有 “《诗》教”背景。以 《玉合记》 中的柳氏为例,她在剧中引用了 《周南·桃夭》、 《召南·行露》、 《卫风·木瓜》、 《召南·野有死麕》、 《鄘风·柏舟》、《邶风·燕燕》、《周南·关雎》、《周南·汉广》等8 首 《诗》作,充分反映人物的儒家教养,以及梅鼎祚对这一创作手法的偏爱。故汤显祖对 《诗经》 的征引若仅仅停留于此,则并不能显示他比同侪高明。 二、 施教者的态度 《牡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