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乡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感知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而。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感受诗歌的音乐(伴着《思乡曲》音乐,师充满深情地走上讲台
1、 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诗人余 光中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突然他拿出一瓶酒,斟满酒杯。酒入愁肠,双眼朦昽, 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 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师播放《乡愁》的朗读: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生听)
2、 大家听得很投入,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先生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 人内心的呼唤吧!(教师板书课题:乡愁)
3、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屏幕显示:深情地朗读细腻地感受诗意地仿写)
二、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学生朗读)
2、生读、齐读
3、 谁来说说你读这首诗的心理感受?(悲伤,凄凉,是隐藏在思想深处的一种说不出的痛;无奈, 惆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受到一缕缕乡愁绵绵不绝地袭来,仿佛听到一位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
4、 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你认为这首诗应该用一种什么语调、语速来读呢?(语调深 沉,语速舒缓,感情层层递进。)
5、 下而,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朗读,注意把诗歌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学生齐读)
三、 细腻品读,读出诗意
1、 诗歌的语言无时不在敲打着我们的心灵,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诗意。
2、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
母子 夫妻 母子 家国
3、 这四个鲜明的形象,分别承载了诗人人生四个阶段的“乡愁”。那么这里面到 底隐藏着一个个怎样的“撩人心绪”的忧伤故事呢?
4、导出”余光中”,并做简单介绍。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年少时求学异 地,不能常伴母亲身边;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远离故土,开始长达半个 多世纪的漂泊生涯。婚后赴美留学,不能与妻儿相守;1958年母亲去世,永失母爱。(出示:余光中介绍)
小结,导入:正因为这坎坷的经历,因此,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 都会牵动诗人的离愁别绪,勾起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品读 诗人的“乡愁”。
四、品读课文
1、 品读第一节
(1) 展示一个画面的描述:
学校里有一个取信栏,一个少年每天去那里看两次。紧着心弦,扫视着那一长排 信封的队伍,要看看有没有熟悉的字迹——母亲的字迹,写着自己的姓名的。多次失望 之后,收到一封信了,恭读了一遍又一遍,都背得了。然后细察信封上的邮票,那上面 盖着邮戳呢。一个小圆圈内有一个大城市,母亲就住在那里呢。看能看见,摸能摸着, 就是没法回到那个小圆圈内去。浩浩长江,他在这头(上游),母亲在那头(下游)。
诗歌的第一节就是抓住了邮票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少小离家”为读书,对母 亲依依思念的深情。
(2) 板书:邮票小小,含情依依——母子分离
(3) 、指导朗读:依依思念的深情
2、 品读第二节
(1) 煽情激趣
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然而,新婚燕 儿却两地分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无奈生活所迫,学业所需,“燕然未勒归无计” 啊!然而相思之缕岂能说断就断?盼啊盼,盼啊盼,终于盼到了节假日,手攥那张能实
现夫妻相见的“窄窄”船票,心儿啊早已飞到了故乡……就是这张“窄窄”的船票,凝 聚了万千的殷殷相思之情。这就是诗的第二节,写出了作者长大后因夫妻分离的相思之 情。
(2) 板书:船票窄窄,相思殷殷——夫妻分离
(3) 指导朗读:淡淡忧愁,丝丝柔情
3、品读第三节
(1) 煽情激趣
余光中是个孝子,写了许多哀悼亡母的章句。在《招魂的短笛》里,他对母亲的 慈魂说:“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葬你于江南, 江南的一个小镇(他的母亲是江苏武进人)。……送母亲的骨灰合回她的故乡去入土安 葬,是他二十多年来的心愿,但都尚未实现。因此母亲去世后留给他的乡愁,就是使他 抱恨终生的那一方坟墓。睡着时,醒来时:回来时,离开时,那一方坟墓总在诗人的眼 前晃动,但那方矮矮的坟墓,又岂能盛下诗人那浓浓的哀思?这就是诗的第三节,作者 借一方矮矮的坟墓,写出了母子死别的深深哀思之情。这位母亲,生他养他的母亲,更是战乱时代带他逃亡的母亲,从上海到香港,从香港到 越南,到昆明,到重庆,但是从没有放弃教育儿子,而就是这样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