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水北调东线东平湖蓄水影响处理工程效益分析
南移工程是解决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战略工程。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东平湖蓄水影响处理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可利用东平湖现有工程,发挥其综合效益。从东线供水安全的角度考虑,迫切需要对东平湖进行加固处理。该项目由主体工程、施工辅助工程、蓄水影响处理补偿等部分组成,其中主体工程包括围堤加固、泵站改扩建、济平干渠湖内引渠清淤工程。
1 东平湖生态环境现状
1.1 地理位置
东平湖蓄水影响处理工程位于黄河南岸的山东省东平县。东平湖水库地处鲁西北,区域地势东高西低。
1.2 污染的现状及水质
1.2.1 大a-ce-d
城镇污染源:大汶河为东平湖主要补给水源,主要污染源为莱芜、新泰地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2002年大汶河污水排放量为13 664万t, COD排放量45 956 t,氨氮排放量3 490 t。
面源污染:汇入大汶河的面源污染总量为COD4.14万t/a,氨氮0.12万t/a,总氮1.28万t/a。
内源污染:东平湖湖区水产养殖与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为21.57 t/a,渔民生活污水排放量99.73万t/a,主要污染物COD199.48 t/a,氨氮排放量为28.50 t/a。
1.2.2 东平湖水质分析
东平湖湖区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2004和2005年达到Ⅴ类水质标准,但水中重金属含量较低,均达到Ⅰ~Ⅱ类标准。2004年,CODCr、石油类均超过Ⅲ类水质标准,最大超标倍数CODCr为0.7倍、石油类为1.6倍;2005年,CODCr和石油类超过Ⅲ类水质标准,最大超标倍数CODCr为0.81倍、石油类为1.2倍。
为确保东平湖水质满足南水北调输水要求,应限制该湖周边地区的污水排放,逐步调整湖内水产养殖结构和规模。目前,大汶河流域治理规划已经完成,主要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正在建设,到2006年底,流域污水和污染物排放量可望大大减少,大汶河、东平湖环境质量将逐步改善。
1.3 生态环境现状
东平湖属于潜水草甸型湖泊,富含有机质,整个湖泊呈现为中-富营养型状态,水生生物比较丰富。
1.3.1 浮藻藻类种类
湖内有浮游藻类7门35科67属,其中绿藻门12科29属、硅藻门10科15属、蓝藻门4科12属、裸门藻5属、黄藻门2属、甲藻门2属、隐藻门1属。浮游藻类中甲藻占40.5%,硅藻占35.3%,金藻、黄藻分别占3.3%和0.5%。
湖内有浮游动物69种,其中原生动物31种、轮虫16种、枝角类11种、桡足类11种。以砂壳虫、简壳虫、螺形龟甲虫等为优势种。
1.3.2 高等植物
湖内有水生植物18科30属42种,常见种类有芦苇、蒲草、菱、莲等10种。主要经济水生植物有菱、芡、藕、蒲。
1.3.3 基本栖息动物
湖内有软体动物8科19属28种,其中常见的有双旋环棱螺、中华圆田螺等10种。
1.3.4 鱼类资源
湖内有鱼类9目15科44属56种,其中鲤科35种。鱼类有4个生态类群:海淡水洄游鱼类、河湖洄游性鱼类、河道性鱼类、湖泊定居性鱼类。
1.3.5 农田植被特点
新湖区无水期耕种,植被分布主要有农田植被和林草植被。农田植被以栽培作物为主,种植密度大,覆盖率高。工程区周围耕种历史悠久,大面积自然土壤和原生自然植被不复存在。工程所在地无珍稀植物。
1.3.6 夏候鸟和旅鸟种
东平湖是鸟类迁飞的重要通道。据资料,有鸟类362种,包括留鸟40多种、夏候鸟80多种、冬候鸟50多种、旅鸟200多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二级鸟类白骨顶、红骨顶、大天鹅、小天鹅等。
1.4 东平湖营养状态
为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东平湖的营养状态,本次评价对东平湖进行了采样监测,监测项目为叶绿素、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评价方法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方法如下:
式中:TLI(∑)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 (j)为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Wj为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根据评价结果显示,东平湖处于中营养状况,评价的4个监测断面全部为中营养状态。东平湖的监测值和评价结果,详见表1。
2 项目环境分析
2.1 施工期间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影响
2.1.1 引渠清淤工程的影响
(1)影响类型和范围判定。工程施工的直接影响主要限定在湖内的疏浚段。工程通过开挖、吹填、填埋直接破坏底栖生物生境,掩埋底栖生物栖息地,由于开挖、冲填致使施工期局部湖域悬浮物增多,油污和重金属成份将对湖泊水生生物造成一定损害。
(2)对湖泊生产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对浮游植物的影响。东平湖工程施工面积为5.04万m2,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为2.279 6 g/m2,老湖区水面面积为209 km2,施工面积仅占蓄水面积的0.024%。因此,东平湖浮游植物的损失量可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