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第55讲 人与环境(解析版).docx

高中生物人教版:第55讲 人与环境(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5讲 人与环境 一、单选题 1.(2022·辽宁·高考真题)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城市公园类型 植物园 森林公园 湿地公园 山体公园 物种数量 41 52 63 38 A.植物园为鸟类提供易地保护的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鸟类物种多样性 B.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 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 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 【答案】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详解】A、植物园为鸟类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其中的鸟类不是易地保护迁来的,A错误; B、森林公园植物种类多样,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B正确; C、湿地公园芦苇、水草繁茂,有机质丰富,为鸟类提供了理想的食物和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C正确; 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D正确。 故选A。 2.(2022·辽宁·高考真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 ①光盘行动②自驾旅游③高效农业④桑基鱼塘⑤一次性餐具使用⑥秸秆焚烧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⑤⑥ 【答案】A 【分析】生态足迹:(1)概念: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2)意义: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3)特点:生态足迹的大小与人类的生活方式有关。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详解】①光盘行动可以避免食物浪费,能够减少生态足迹,①正确; ②自驾旅游会增大生态足迹,②错误; ③④高效农业、桑基鱼塘,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生态足迹,③④正确; ⑤一次性餐具使用,会造成木材浪费,会增大生态足迹,⑤错误; ⑥秸秆焚烧,使秸秆中的能量不能合理利用,造成浪费且空气污染,会增大生态足迹,⑥错误。 综上可知,①③④正确。 故选A。 3.(2022·北京·高考真题)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依托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建立,以植物易地保护为重点开展工作。这些工作不应包括(  ) A.模拟建立濒危植物的原生生境 B.从多地移植濒危植物 C.研究濒危植物的繁育 D.将濒危植物与其近缘种杂交培育观赏植物 【答案】D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易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详解】A、模拟建立濒危植物的原生生境,可以为濒危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保护濒危植物,A正确; B、将濒危植物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可以保护濒危植物,B正确; C、研究濒危植物的繁育,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C正确; D、将濒危植物与其近缘种杂交培育观赏植物,不是保护濒危植物的有利措施,D错误。 故选D。 4.(2022·河北·高考真题)关于生态学中的稳定与平衡,叙述错误的是(  ) A.稳定的种群具有稳定型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为1∶1,个体数就达到K值 B.演替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具有相对不变的物种组成和结构 C.相对稳定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平衡的特征 D.资源的消费与更新保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答案】A 【分析】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有的种群在数量快速增长到K值后能保持相对稳定,使种群增长呈“S”形曲线。 【详解】A、稳定的种群在年龄组成稳定、性别比例为1:1时,能否达到K值,还要看环境条件是否发生变化,A错误; B、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后,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动态平衡的,物种组成和结构相对不变,B正确; C、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具有功能平衡的特征,故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平衡的特征,C正确; D、资源的消费与更新保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