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生物单元检测试卷(第 3 章)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D
D
A
D
C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B
D
C
B
A
1.【答案】 D
2.【答案】 D
解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共有三种,分别为通过体液运输、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及植物细胞之间通过“通道”交流信息。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如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两者细胞膜表面直接相互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3.【答案】D
【详解】A、图中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膜结构中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A正确;B、①是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润滑、免疫等,B正确;C、②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覆盖镶嵌或贯穿,故其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C正确;D、由于口腔上皮细胞中除细胞膜外还有其他生物膜,其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磷脂的单分子层面积大于该细胞膜面积的两倍,D错误。
4.【答案】A
【详解】A、磷脂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形成脂双层是因为其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A错误;B、球形脂质体的双层磷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疏水端朝内,所以图a中的药物为水溶性药物或在水中结晶的药物,而图b药物为脂溶性药物,B正确;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识别、免疫等功能,因此可在脂质体膜上镶嵌某种蛋白质,使脂质体与特定细胞起作用,C正确;D、图a的药物是水溶性的,所以当脂质体与特定细胞接触时,图a的药物可能通过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或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正确。
5.【答案】D
【详解】A、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提出了“暗-亮-暗”的三层结构,A错误;B、利用荧光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做标记的实验,B错误;C、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脂质,C错误;D、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了细胞膜表面张力,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一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推测细胞膜可能还附有蛋白质 ,D正确。
6.【答案】C
【详解】A、图中结构②为中心体,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所以图示细胞可能为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A错误;B、结构①为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结构,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的加工有关,B错误;C、②为中心体,④为核糖体,二者均不具有膜结构,核糖体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C正确;D、③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植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D错误。
7.【答案】C
【详解】A、植物叶片的颜色是由叶绿体中的色素显性出来的,花、果实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显现出来的,A错误;B、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有机酸、生物碱、葡萄糖、色素、水等物质,不含DNA,B错误;C、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富含水解酶,能吞噬衰老的细胞器,其作用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相似,C正确;D、液泡在植物生长成熟过程中,体积大小变化很大(未成熟的细胞中几乎没有液泡,成熟细胞中有大液泡),D错误。
8.【答案】AB
【详解】A、①是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是不含有磷脂的细胞器,在有丝分裂的前期进行复制,A正确;B、②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心肌细胞的代谢强于腹肌细胞,所以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B正确;C、③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但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C错误;D、④是内质网,是进行蛋白质、脂质合成的场所,与细胞壁形成无关,D错误。
9.【答案】D
【详解】A、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核糖体,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A错误;B、原核细胞含有环状的DNA,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环状的DNA,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B错误;C、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原核细胞具有单层细胞膜,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原核细胞后,形成囊泡,如果原核细胞特化成线粒体或叶绿体,也具有双层膜结构,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C错误;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蛋白质绝大多数由细胞核指导合成,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不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D正确。
10.【答案】C
【详解】A、图中甲代表内质网,内质网属于单层膜的细胞器,A正确;B、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和病毒、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正确;C、图中结构乙是高尔基体,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合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C错误;D、不同生物膜均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构成,都是流动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人教版:工作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生物月假假期作业.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学习任务单1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一生物试题1.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三生物默写7.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发酵工程测试卷.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动物细胞工程阶段性测试试卷.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任务单定1 (1).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任务单定.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作业定1 (1).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十种情形的遗传实验设计.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2022洞口三中高一生物周考卷.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一课时任务单.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一课时课后作业.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一课时教案 (1).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二课时任务单 (1).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二课时课后作业 (1).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二课时教案 (1).docx
- 高中生物人教版:6-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任务单.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