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音乐与《昔昔盐》的比较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域音乐与《昔昔盐》的比较研究 西域是汉代至19世纪末中国对玉门关、西关西部地区的总称,始于汉代对西域的传记。西域:狭义专指葱岭以东,即今新疆和撒马尔汗、布哈拉等地区;广义则指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本文用其狭义。 西域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东西方文化的汇流之地。西域的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久负盛名。从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座、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到隋唐燕乐中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康国乐、安国乐等西域音乐的盛行,更展现了西域音乐的勃勃生机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近年来,我国一些音乐学家在探索维吾尔木卡姆的历史时,都追溯到汉唐时期的西域音乐,并比较研究了两者的曲名、乐器、曲式结构、调式音阶等,得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结论。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流传至今的一些古谱中的西域乐曲与维吾尔木卡姆乐曲进行比较研究,以音乐实例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敦煌曲谱》、《五弦琵琶谱》和《仁智要录》等古谱中收入了不少西域乐曲,如《敦煌曲谱》中的《伊州》、《倾杯乐》、《急胡相间》;《五弦琵琶谱》中的《惜惜盐》、《弊契儿》、《平调火凤》、《移都师》、《圣明乐》、《苏罗密》;《仁智要录》中的《轮台》、《苏莫遮》、《回忽》、《泛龙舟》、《春莺啭》、《退宿德》、《进宿德》、《遍鼻胡德》、《昆仑八仙》等。本文想就《惜惜盐》和《喀什木卡姆》中的《麦西热甫》作一比较研究。 一、 关于《曾调节的盐》 《昔昔盐》又名《惜惜盐》、《析析盐》、《淅淅盐》。关于“昔昔”,历代有不同的解释: 1.明代杨慎《词品》:“梁乐府《夜夜曲》,或名《昔昔盐》。‘昔’即‘夜’也。《列子》:‘昔昔梦为君’。” 2.清代张德瀛《词徵》解释“昔昔”曰:“一云隋宫美人名。”《五弦琵琶谱》中作《惜惜盐》,任半塘认为:“惜惜与人名乃愈近。” 我认为前说有据,较可信,且有隋代薛道衡《昔昔盐》诗佐证:“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惟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关于《昔昔盐》之“盐”,历代也有不同的解释,主要观点如下所述: 1.起于疏勒乐,系外语译音,意即快拍。《隋书·音乐志》:“疏勒,歌曲有《亢利死让乐》,舞曲有《远股》,解曲有《盐曲》。”又:“龟兹者,……其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有《婆伽儿》,舞曲有《小天》,又有《疏勒盐》。”唐张鹫(约658—约730)《朝野佥载》:“麟德(664—665)以来,百姓饮酒唱歌,曲终而不尽者,号为‘族盐’。”任半塘认为:“‘族’应作‘簇’,同‘促’,快拍也。” 2.“盐”乃曲之别称。明杨慎《词品》一:“‘盐’亦曲之别名。”但此说解《盐曲》则难通。 3.“盐”即“艳”,并与“胤”、“引”相通。明方以智《通雅》二九:“‘盐’即曲之‘艳’也。”清张德瀛《诗徵》一:“乐府有《昔昔盐》,传自戎部、盖疏勒曲也。属羽调。‘盐’与‘胤’、‘引’均通,又转为‘艳’,义与乐府之《三妇艳》相类,又作‘炎’。”艳是汉魏相和大曲曲式结构的一部分,一般用于乐曲的开始,后接趋和乱。胤与引相通,意即引子、序奏。而疏勒乐中的《盐曲》和《龟兹乐》中的《疏勒盐》均用于第三部分,显然与艳、胤、引不同。 我认为第一说较准确可信。 《惜惜盐》最早可能是歌曲,唐贞元年间歌者华奴善歌此曲。后改编为箜篌曲、五弦琵琶曲和舞曲。 二、 融入的龟兹乐 疏勒即今新疆喀什。《隋书·音乐志》:“疏勒、安国、高丽,并起自后魏平冯氏及通西域因得其伎。后渐繁会其声,以别于太乐。”后魏平北燕冯弘是436年。 龟兹在今新疆库车一带。《隋书·音乐志》:“龟兹者,起自吕光灭龟兹(385年)因得其声。吕氏亡(399年),其乐分散,后魏平中原(439年),复获之。其声后多变易,至隋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等,凡三部。”西国龟兹即吕光灭龟兹所得之乐。齐朝龟兹是“受龟兹琵琶于商人,世传其业”的曹婆罗门经儿子曹僧奴和孙子曹妙达传至北齐,并为文宣帝高洋所器重的龟兹乐。土龟兹是北周武帝于565年聘突厥皇后时得龟兹音乐家苏祇婆所传的龟兹乐。 隋开皇(581—600)初,隋文帝将宫廷燕乐定为七部: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又杂有疏勒、扶南、康国、百济、突厥、新罗、倭国等伎”。至大业(605—618)中,隋炀帝将国伎和文康伎改名为西凉和礼毕,并增设疏勒和康国两部,合为九部乐。至唐武德(618—6281)初,去换礼毕,增设燕乐,仍为九部乐。642年又加高昌乐,增为十部乐。 综上所述,疏勒乐在七部乐中被归入龟兹乐,在九、十部乐中均独立成部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