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段玉裁论词义的引申义
段玉洁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一部优秀著作。本文以“三个方面”的视野贯穿全文,全面考察了汉代形音义的历史发展和内在联系。他在《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之一是对系统语言的引用和意义的系统思考。
什么是词义引申呢?陆宗达、王宁认为:“引申是一种有规律的词义运动。词义从一点(本义)出发,沿着它的特点所决定的方向,按照各民族的习惯,不断产生新义或派生新词,从而构成有系统的义列,这就是词义引申的基本表现。”(p109)蒋绍愚先生认为:“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甲义引申为乙义,两个意义之间必然有某种联系,或者说意义有相关的部分。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甲乙两义的义素必然有共同的部分。一个词的某一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又改变了一部分(或增,或减,或变化),就引申出一个新的义位,或构成一个新词。”(p71)说法虽然不同,但基本点是一致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新义的词义运动。所以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发展而来的与本义相关的词义。
关于词义引申问题,前贤多有论及,但未成系统。真正大量罗列引申义项,阐发引申义列,提出引申理论,总结引申规律的,段玉裁应该是第一个。本文具体讨论的是《段注》中词义引申的体例及段玉裁在词义引申研究中所作的贡献。1
一、 引用段注释中描述的含义的例子
(一) 等画物也所注引
段玉裁注释词义的顺序:一般先注本义,次注引申义,后注假借义,有时还加以说明。如:《说文》:“则,等画物也。”《段注》:“等画物者,定其差等而各为介画也……引申之为法则,假借之为语词。”
但也有少数先注假借义,再注引申义的。如:《说文》:“迮,迮迮,起也。”《段注》:“此与人部‘作’音义同……‘乍’者仓促意,即‘迮’之假借也。引申训为迫迮,即今之窄字也。”
(二) 直接标注,即引申义
段玉裁在1 083个(每个字头下不管有几个引申义,都按一条来算)词条下都直接标明了引申义,有些是标注词头的引申义,即于段氏所谓“本篆”下注其引申义;有些是标注说解词头用词的引申义。
1. “引流”的运用
段氏认为《说文》全书篆文下标明的都是本义,因此,段氏所注绝大多数是就许慎《说文》中各篆的本义而滋生的引申义。共1 057个,按所用术语来分,可分为如下几类:(1)1引伸。段氏标注引申义,使用“引伸”这个术语的最多,此类共730个。如《说文》:“薄,林薄也。一曰蚕薄。”《段注》:“按:草木相迫不可入曰薄,引伸凡相迫皆曰薄。……凡物之单薄不厚者亦无间可入,故引伸为厚薄之薄。”(p41)(2)引申。段氏使用“引申”这个术语的共324个词条。“引伸”与“引申”交替出现。人部以前全用“引伸”,从人部“倾”开始出现第一个“引申”;火部以后,“引申”渐多。火部至心部多用“引申”,其间杂以“引伸”,水部则全用“引伸”。水水部至全书末尾几乎全用“引申”,只有雨部“云”,女部“母”、“威”、“媾”、“奴”、“女隋”、“好”、“ ”、“如”、“妆”,“ ”部的“才”,金部的“郭金郭金”12个词标“引伸”。戈部的“戚”和车部的“轴”兼用“引伸”和“引申”,为何兼用?有待探讨。(3)引。用这个术语的只有“凯”和“饶”。(4)引而伸之,只有见部“觏”用这个词语。《说文》:“觏,遇见也。”《段注》:“《召南·草虫》曰:‘亦既见止,亦既觏止。’传曰:‘觏,遇也。’……毛云‘遇也’,实含会合之义。故引而伸之,必俟脱缨烛出,昏礼既成,乃自信可以宁父母心。”
2. 训释词的标注
为了讲解词头,段氏注出了某些训释词的引申义。如《说文》:“俗,习也。”《段注》:“习者,数飞也。引申之凡相效谓之习……”在此词条下,段氏为了讲清楚“俗”的意义而注明“习”的引申义。以“习”释“俗”,其实是以“习”的引申义释“俗”。
像这样的情况,在《段注》中共有69例。在69个词条下标注了70个训释词的引申义。其中“缛”下标了“繁”、“饰”两个词的引申义。《说文》:“缛,繁采饰也。”《段注》:“繁本训马髦饰,引申之为繁多。饰本训刷也,引申之为文饰。”
除以上所用术语外,段氏还用“因之”、“故”、“以为”、“因以为”等来标注词的引申义。如:《说文》:“钩,曲钩也。”《段注》:“曲物曰钩,因之以钩取物亦曰钩。”《说文》:“葩,华也。”《段注》:“草木花取冖冖,故凡物盛丽者皆曰华。”《说文》:“天,颠也。”《段注》:“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苗,草生于田者。”《段注》:“苗本禾未秀之名,因以为凡草木初生之名。”
另外,还有一些没有明显标记引申的词,但仍可看出是在说解引申义的。如:《说文》:“鞭,殴也。”《段注》:“鞭所以殴人之物,以之殴人亦曰鞭。”
二、 段玉科对解释意义的贡献
(一) “侧重于讲财”造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标识及介绍.docx VIP
- 血友病教学课件.ppt VIP
- 《费尔巴哈的提纲》课件.ppt VIP
- 05S502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国标 建筑图集 汇编 .docx VIP
- 马工程系列《教育学原理》项贤明主编第一到十章全完整版课件PPT:产生发展、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目的培养目标、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师学生等(1).pptx VIP
- 2025年山东能源集团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积极心理学课件:构建积极生活,提升幸福感.ppt VIP
-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课件.ppt VIP
- 糖尿病肾病合并肺部感染护理查房-幻灯片.ppt VIP
- 大学生安全教育(思政版):交通安全PPT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