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江干下游和丽江上游,江干上游,江干上游,诺江上游,是长江上游的主要水土流失地区。总面积为35.1万公里2米,总面积为875.5万hm,土地恢复率为24.9%。坡耕地面积549.1万hm2,占耕地面积的62.8%,其中25°的陡坡耕地约占坡耕地面积的1/5。陕南、三峡地区和金沙江沿岸地区陡坡耕地的比例更大一些,如陕南25°的陡坡耕地约占坡耕地面积的37%,三峡库区湖北4县占25.3%,四川凉山州金沙江沿岸诸县平均约占25%。坡耕地特别是陡坡耕地,水土流失强烈,破坏土地资源,是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据专家估算,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坡耕地年总侵蚀量为3.8亿t。
坡耕地的治理一直是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长治”工程明确提出“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改梯为突破口”的指导方针,以期将25°的坡耕地改造为梯田,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促进25°的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扭转重点水土流失区“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局面。10年来,“长治”工程共完成坡改梯面积43.3万hm2,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笔者多次参加“长治”工程的调查、验收工作,发现一些耕地资源紧张、陡坡耕地比例大的地区,如四川宁南等地,在小流域治理中,将一些25°~30°的陡坡地集中连片改造为梯地,并配套有较完善的坡面水系工程,不但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简要介绍四川宁南陡坡地的坡改梯工程,并对长江上游陡坡地的出路进行探讨。
1 坡面水系建设
金沙江畔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地处横断山区,除宁南、华弹两个小坝盆和河流沿岸少量阶地外,多为高陡的谷坡,谷坡的优势坡度30°左右。全县人口16.5万(农业人口15.3万),耕地总面积1.167万hm2(农业普查耕地面积1.473万hm2),农业人均耕地0.093 hm2。坡耕地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2.6%,其中25°的陡坡耕地约占坡耕地面积的1/3。宁南河谷上部谷坡坡度30°~35°,多为砂页岩、石灰岩组成的岩质坡,次生林灌植被较好;下部谷坡优势坡度25°~30°,地面物质组成主要为坡积物。河谷区坡耕地多位于下部谷坡,和稀疏草灌荒地相嵌分布。谷坡地带性土壤为黄壤、棕黄壤、燥红壤,除缓坡地外,多发育保存不好。
1989年以来,全县结合“长治”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国家项目,开展了大规模的坡改梯工程,强调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坡面水系配套。具体做法是,将坡耕地和稀疏草灌荒坡相嵌分布的中下部谷坡,全坡改造为梯地,并配套有较完善的坡面水系和道路,每片坡改梯工程面积6.7~33.3 hm2不等。坡面水系包括拦洪沿山沟、排洪灌溉沟和蓄水池、水窖、消力池、沉沙凼等工程。拦洪沿山沟沿等高线布置于梯地上沿,拦截排导梯地上方谷坡暴雨径流,保护梯地,免遭暴雨径流冲刷。田间道路和排洪灌溉沟垂直等高线布置于坡脊部位,排洪灌溉沟位于道路两侧,平时用于输送灌溉水,暴雨时排导洪水。蓄水池布置于每片梯地的上、中部,容积500~5 000 m3不等,和拦洪沿山沟、排洪灌溉沟相通,蓄积暴雨径流供农田灌溉。水窖布置于排洪灌溉沟旁的梯地内,蓄积排洪灌溉沟的来水,0.067 hm2梯地一口水窖,容积30余m3。水窖埋入地下,有盖顶,基本无蒸发耗水。水窖蓄水主要用于春季播种和伏旱时作物的浇灌。蓄水池和水窖入口处布设有沉沙凼、消力池。梯田梯坎高度1.5~2.0 m,田面宽度3.0~4.0 m。梯坎多为石坎,部分无石料区为土坎,绝大部分梯坎种植桑树,固埂保坎。
坡改梯工程采用统一规划,乡村统一建设坡面水系和道路工程,分户修建梯地的形式进行。梯地保肥保墒,有水浇灌,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工程又增加耕地面积,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加之梯地谁建谁有落实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搞坡改梯的积极性。1989年以来宁南每年坡改梯面积333 hm2以上,近年来面积逐年增加,1996年573 hm2,1997年602 hm2,1998年1 000 hm2。据县统计局统计,全县耕地面积,1994年为1.17万hm2,1997年增加到1.26万hm2。
2 冲沟衰亡原因分析
宁南河谷两岸谷坡下部小型侵蚀沟发育,部分冲沟已溯源延伸到谷坡中部。冲沟大小不一,长度数十米至数百米,深度数米至50余m,汇水面积数公顷至数十公顷。据调查,小型侵蚀冲沟大部分为数百年来谷坡植被破坏后逐渐形成,治理前多处于幼年期,沟床下切,沟头溯源侵蚀强烈,两岸沟坡不稳,常有滑坡、崩塌发生。
谷坡下部的陡坡地(坡耕地+荒坡地)全坡改造为配套有较完善坡面水系的成片梯地后,谷坡下部的冲沟出现了明显的衰亡现象,沟头溯源侵蚀和沟床下切停止,沟坡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