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内皮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与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病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研究发现,丹红注射液能有效保护血管内皮,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合并症的血管功能。
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长期血糖增加导致血管和微血管疾病,以及心脏、大脑和肾脏主要器官的影响。冠状动脉硬化(以下简称冠状动脉硬化)、脑梗死、肾衰竭等疾病。内皮细胞的损伤贯穿这些疾病的整个过程,以及内皮细胞的扩张功能,影响内皮细胞的抗粘附、抗凝、纤溶、抗平滑肌扩散和其他功能。因此,内皮细胞保护功能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6-02—2007-02, 我们观察了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数据和方法
1.1 年龄及脑梗死不同时期
40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男23例, 女17例;年龄 (61.78±8.96) 岁;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9例,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21例;糖尿病病程均10年。
1.2 西医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根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提出的修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T波及ST段改变, 未做冠状动脉造影。脑梗死诊断依据:症状+头颅CT或MRI。
1.3 静脉滴注药物
丹红注射液 (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070422) 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每日1次静脉滴注, 连用14日, 同时口服相关疾病的药物。
1.4 经验小鼠血清动脉前后壁内膜间距离的测量
采用美国HIZ 3 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具体操作如下:患者至少休息10 min, 平卧, 用7.0 MHz线性探头, 探测深度为4 cm, 同步记录心电图, 以肱动脉肘上2~5 cm部分为靶目标, 取其纵切面, 当动脉前后壁内膜显示最清楚时, 在血管舒张末期 (即ECG显示R波时) , 测量肱动脉前后内膜间距离, 每次分别测3个心动周期, 取其平均值。该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测量其休息时、反应性充血、含服硝酸甘油 (GNT) 后肱动脉内径, 在测定基础值 (D0) 后进行反应性充血实验, 将血压计袖带置于靶动脉近端, 充气加压至40 kPa (300 mm Hg) , 4 min后放气, 放气后60~90 s测定肱动脉内径 (D1) , 休息10 min后再测肱动脉内径 (D2) , 整个测试过程探头位置不变, 反应性充血及含服GNT后血管内径变化, 以第1次测量的百分比表示, 即△%= (D1或D2-D0) /D0×100%。
1.5 低密度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肱动脉视角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 (H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总胆固醇 (TC) 、空腹血糖及肱动脉内径 (基础值、反应性充血、含服硝酸甘油后) 。
1.6 统计方法
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ˉ±sxˉ±s) 表示, 均数比较t检验。
2 糖脂代谢指标改善
治疗前后血脂、血糖、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 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舒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丹红注射液可以改善糖尿病合并症的血管内皮功能。
3 复方制剂的作用机制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环节。与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病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就动脉硬化而言,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发生动脉硬化形成之前, 并且贯穿整个病程, 内皮细胞在糖尿病的血管功能紊乱中起重要作用, 大动脉病变早期呈条纹状、黄白色、稍突起于内皮表面, 长度不等, 也可以成点状, 渐渐增大成斑块, 向管腔凸出, 这一过程, 首先是内皮功能受损, 以致胆固醇、糖蛋白及甘油三酯沉积, 平滑肌增殖, 粥样斑块脆性增加与破裂, 临床上出现血管痉挛, 血栓形成。
血管内皮通过释放一氧化氮 (NO) 及其它活性物质, 可维持血管舒张, 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平滑肌细胞增殖, 故恢复正常血管内皮功能非常重要。研究结果显示, 丹红注射液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丹红注射液为中药丹参和红花按科学配方提取的复方制剂, 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酚酸、红花黄色素等。主要作用机制: (1) 丹参酚酸有较强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可显著降低血浆的血栓烷素B2(TXB2) 水平。 (2) 丹参酚酸和丹参酮有抗血栓形成, 改善微循环, 抗氧化损伤等作用。 (3) 红花能有效的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激活和释放血栓烷素A2(TXA2) , 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 (PGI2) , 纠正外周循环中TXA2PGI2的平衡失调。研究结果显示, 应用丹红注射液后,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说明其对高血糖、高血脂造成的内皮功能损伤有治疗作用, 而且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