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支解复形故事的绘声绘色.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支解复形故事的绘声绘色 母题是一个术语。著名学者胡适先生首先介绍并将其翻译成《母题》。“故事中最小的部分是可以继续的,”这意味着“第二个故事中的最小部分是历史的一部分”。2、通常理解的是最小的故事单元,但有时,根据自己的研究可以灵活扩展,也就是说,除了指的是最小的故事单元外,它还赋予主题、主题和其他意义,有时与故事的类型一起出现。如果我们以这种理论为研究受佛经文学影响的六朝小说,就可以得出结论,在佛教文学的直接影响下形成。佛教有许多分支和恢复故事。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身体被一个分支和部分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恢复到原始状态,但它对生命没有影响。此类描写为六朝文人吸收, 形成小说中的支解复形母题。该母题在六朝之后的小说中时有出现, 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不同时期的读者。 一 《贤油经须哌内传》记载在智课部的作品,均有其故事 佛经文学中的支解复形故事颇多, 可谓俯拾即是, 据笔者阅藏所得, 基本上可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 为宣扬佛教布施得报思想而虚构的故事。此类故事众多, 叙事颇为感人, 如《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载, 波罗奈国大臣罗睺谋反, 杀波罗奈国王及其两位太子, 三太子闻讯后携夫人及儿子须阇提潜逃, 因心乱意迷走错道路, 途中资粮断绝, 全家陷入绝境, 经须阇提再三恳求, 说动父母在其身上割肉, “割三斤肉分作三分, 二分奉上父母, 一分还自食之以续身命”, 结果“二日未至身肉转尽, 身体肢节, 骨髓相连, 余命未断, 寻便倒地”。遂惊动天王释现身: 尔时天王释问太子言:“汝是难舍能舍身体血肉供养父母, 如是功德为愿生天作魔王、梵王、天王、人王、转轮圣王?”须阇提报天王释言:“我亦不愿生天作魔王、梵王、天王、人王、转轮圣王。欲求无上正真之道, 度脱一切众生。”天王释言:“汝大愚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久受勤苦然后乃成。汝云何能受是苦也。”须阇提报天王释言:“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 终不以此苦退于无上道。”天王释言:“汝惟空言, 谁当信汝。”须阇提即立誓愿:“若我欺诳天王释者, 令我身疮始终莫合。若不尔者, 令我身体平复如本, 。血当反白为乳。”实时身体平复如故, 血即反白为乳, 身体形容端正倍常。3 元魏慧觉等译《贤愚经·须阇提品第七》、3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王子以肉济父母缘》亦载此事,3可见此事流传颇广。又东晋时佚名译《菩萨本行经》卷一载与此相类似事:不流沙城饥馑病疫流行, 一次王后跋摩竭提外出, 遇到街边一户人家在丈夫不在时产下儿子, 产妇产后饥虚, 不得饮食, 欲以新生儿为食, 王后见此惨状, 割下自己的乳房为产妇食, 惊动天帝现身: 于时天帝住夫人前, 而便问言:“汝今所施甚为难及, 求何愿耶?”夫人答言:“持此功德用求无上正真之道, 度脱一切众生苦厄。”天帝答言:“汝求此愿以何为证?”于是夫人即立誓言:“今我所施功德审谛成正觉者, 我乳寻当平复如故。”其乳寻时平复如故。3 另西晋法炬译《前世三转经》载淫女割乳房以食饥饿中的产妇, 后乳平复如故, 故事与此大同小异。3以上故事或为以躯体布施双亲, 或为布施他人, 最后都因发愿求无上正真之道, 使遭支解的躯体恢复原状。 第二, 宣说佛教神通的故事。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五载佛陀前世为羼提和时, 在林中修行, 为保护麋鹿, 为前来田猎的国王迦梨发生冲突, 被迦梨王截去手、脚、耳、鼻, 后被其弟以天眼神通感知, 赶来为其接上, 全身恢复如初。3又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六载药王为求无上菩提道, “于大众中立此誓言:‘我舍两臂, 必当得佛金色之身;若实不虚, 今我两臀还复如故.’作是誓已, 自然还复。”3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载佛陀前世生于南天竺富单那城婆罗门家时, 常常在城外林中修行, 一次王迦罗富带宫人婇女外出游玩, 与佛陀发生误会, 迦罗富割下佛陀的耳、鼻、手足等, 佛陀又使其恢复原状, 从而震服迦罗富。3 第三, 为宣扬大乘“空”观服务。《大智度论》卷十二载: 一人受使远行, 独宿空舍, 夜中有鬼担一死人来着其前。复有一鬼逐来瞋骂前鬼:“是死人是我物, 汝何以担来?”先鬼言:“是我物我, 自持来。”后鬼言:“是死人实我担来。”二鬼各捉一手争之。前鬼言:“此有人, 可问。”后鬼即问:“是死人谁担来?”是人思惟:“此二鬼力大, 若实语亦当死, 若妄语亦当死, 俱不免死, 何为妄语。”语言:“前鬼担来。”后鬼大瞋, 捉人手拔出着地, 前鬼取死人一臂拊之即着。如是两臂两脚头胁举身皆易。于是二鬼共食所易人身拭口而去。其人思惟:“我人母生身眼见二鬼食尽, 今我此身尽是他肉, 我今定有身耶?为无身耶?”3 梁释宝唱等编《经律异相》卷四六亦载入此事, 宣扬的俱是佛家四大皆空思想, 正如诸比丘对此人所言:“从本已来恒自无我, 但以四大和合故, 计为我身。如汝本身与今

文档评论(0)

182****7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