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用植物麝香的人工养殖
麝,又名香矶鱼和麝鹿,属于偶蹄目、隐门和反刍动物动物。我国的麝主要可分为五类, 包括:原麝 (M.moschiferus Linnaeus) , 林麝 (M.berezoviskii Flerov) , 马麝 (M.chrysogaster Hodgson) , 黑麝 (M.fuscus Li) 和喜马拉雅麝 (M.leucogaster Jodgson) 。我国是麝类野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麝香产量和质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随着森林的砍伐、栖息地的破坏以及人类的乱捕滥猎, 近年来野生麝种群数量锐减, 并濒于绝种。尽管我国已有许多人工养麝的单位及个人, 但由于资金、技术及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 全国的实际存栏数很少, 不足2000头。因此, 如何快速有效的进行麝的人工繁育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对麝的生殖生理研究基础上, 进行麝的人工授精, 胚胎移植的应用研究尤为迫切。
1 国营养鳞癌场的研究
早在1958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变野生动植物药材为家养、家种”的指示精神, 我国先后建立起了一批国营养麝场。40年来, 已积累了有关人工养麝的一些经验知识及技术, 诸如野麝活捕、驯化饲养、配种繁殖、活体取香以及泌香机理研究等方面, 已摸索出了一些方法。这些知识技术的积累为保护野麝资源, 野麝家养的扩群以及麝香产量的增加创造了有利条件。
1.1 食性知识的研究
由于麝的野性很强, 具有胆怯、孤僻、急躁、机警和灵敏等习性, 根据野麝的生态习性, 调查它们的活动规律, 从而形成了许多活捕野麝的方法。对于刚捕到的野麝要观察其动态, 进行精心饲养和管理, 应让麝逐渐过渡适应人工饲养环境。
麝是草食性反刍动物, 其食性很广, 主要采食松树、冷杉和雪松的嫩枝以及植物的茎、叶、花、块茎、果实、种子和地衣、苔藓等, 冬季饲草缺乏时也啃食树皮, 其食物种类因季节交替而有所改变。程世国, 等 (1989)依据林麝家养常用饲料营养成分, 消化代谢和饲养试验结果制定了林麝饲养标准, 该饲养标准包括仔麝、育成雌雄麝、成年雌雄麝和繁殖雌麝等七种饲养标准。据试验者报道, 按其饲养标准可以提高麝的健康水平和雌麝的繁殖率, 以及仔麝成活率和雄麝的麝香产量。赫映红, 等 (1994)通过对原麝的食性进行了野外观察和研究, 得知其食物由乔木、灌木、草本、蕨类、真菌类等组成。最嗜食物为兰花棘豆、蒙古胡枝子、苜蓿、披硷草、苔藓。全年食物种类多达82种, 另外发现在原麝的82种食物当中, 其中16种为中草药, 这对原麝的疾病防治和人工饲养有参考价值。1.2繁殖生理及繁殖技术野麝经人工驯养饲喂后, 其子一代的繁殖力往往都表现出优于父母代, 说明随着人工饲养环境条件的改善, 进行麝的人工饲养繁育很有潜力。麝属于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 发情季节一般为每年10月至翌年2月, 发情盛期为11~12月份期间, 公麝的发情季节开始时间比母麝略早。处于不同地域的麝群, 其繁殖季节略有变化, 表现为繁殖季节延长或缩短。
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母麝的发情鉴定, 一种是通过对母麝直接观察的方法, 依据母麝的发情表现进行判定, 发情期母麝大多表现较为明显的发情表现, 如食欲减退, 食量减少, 阴道粘膜潮红, 且有粘液流出, 阴户稍微红胀;性兴奋时, 还表现为极度不安, 来回不停走动, 或到处嗅粪, 尿及其他麝, 排尿频繁, 臀毛竖立, 愿意接近公麝并接受爬跨和交配。另一种是运用实验室技术进行鉴定, 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 对母麝的排泄物粪便、尿液等进行检测。如前苏联Wanowhukob利用母麝尿液的气味鉴定发情母麝。谭锋, 等则通过检测林麝外周血浆中孕酮和17β-雌二醇分泌水平, 依据这两种激素变化曲线来判定林麝的发情, 这些方法的出现, 对麝的发情鉴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使麝人工授精变得有利, 从而为麝胚胎移植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 在麝的人工繁殖技术方面, 有关研究报道极少。仅见关超, 等 (1989)曾对公麝的精液进行冷冻试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用解冻后的冻精和新鲜精液分别对发情母麝进行人工授精试验, 麝的受胎率分别为33.33%和52.63%。有关麝的冷冻精液解冻后的复苏率和配种受胎率等问题,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笔者通过对林麝进行人工采精, 正在对林麝进行精液常温及冷冻保存试验研究, 试图获得较为理想的林麝精液保存方法, 再通过对母麝的人工授精, 使繁殖母麝的情期受胎率得到提高。在试验实践中, 笔者发现, 麝的人工采精是关键, 有关野生动物的人工采精方法有3种, 即按摩法、假阴道法和电刺激法, 但目前适合麝的只能是电刺激法, 经过人工驯化繁育若干代后, 可采用假阴道法对较温驯麝进行人工采精。
1.3 雄蚤的泌香反应
雄麝生长到一定年龄时, 便开始出现泌香生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