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第9课 两宋的政治与军事 从五代十国到北宋建立 * 统一: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127年 南宋建立 1069年 王安石变法 1279年 南宋灭亡 960年 北宋建立 1141年 宋金和议 1004年 宋辽和议 1044年 宋夏和议 普曰:“陛下之言及此,为天地神人之福也……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涑水记闻》 (宋)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何如?” 雪夜访普图 雪夜访普图 面临旧弊 防弊之法 节镇太重 君弱臣强 加强中央集权, 削弱地方权力 加强君主集权, 削弱宰相与武将的权力 夺其权(行政) 制钱谷(财政) 收精兵(军政) 1、中央派文官出任各州长官,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2、设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赋税大部分上交朝廷; 3、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守内镇外定期换驻地。 (一) 削弱地方 收权 分权 四监司 ——级别平行,监控各州 后渐成高级行政区 ——文官担任 ——与知州彼此制约 集权于中央 材料二:此后,地方藩镇再没有力量挑战中央。有宋一代三百余年,没有发生过一起地方政府造反的事件,明朝两百多年也没有发生过,清朝只在康熙年间有过吴三桂事件,但其发生不是出于制度性的原因。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一) 削弱地方 材料一: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大有不安者。 ----教材P53页【南宋】叶适《水心别集》卷14《纪纲二》 探究:对比唐宋两朝的地方治理措施有何区别? 分析宋初地方治理措施的利弊得失。 集权于中央 利: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弊:外强中干,守内虚外 材料:如此一来,宰相的权力比先前大为缩小,没有了军权、财权,形成政事堂主管政治、枢密院主管军事,三司主管财政的局面,三权分离,各不相知,一切都要通过皇帝。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二) 削弱宰相 分权 集权于皇帝 二府三司制 分权 调兵权:枢密院(文官) 统兵权:三衙(武将) 更戍法:驻军定期更换驻地 杯酒释兵权 (三) 崇文抑武 集权于皇帝 收权 重用文官 扩大扩大科举规模 面临旧弊 防弊之法 新弊渐生 节镇太重 君弱臣强 加强中央集权, 削弱地方权力 加强君主集权, 削弱宰相与武将的权力 材料:久之旧弊虽防,新弊渐生,积重难返,国事不振,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冗兵 冗官 冗费 积 贫 三、新弊渐生 积 弱 1、北宋与辽: ①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 ②1004年澶渊之盟 (以兄弟相称;“岁币”) 2、北宋与西夏: 1044年和议 (夏向宋称臣;“岁赐”) 面临旧弊 防弊之法 新弊渐生 节镇太重 君弱臣强 加强中央集权, 削弱地方权力 加强君主集权, 削弱宰相与武将的权力 冗官 冗兵 冗费 积贫 积弱 变法革弊 王安石 熙宁变法 范仲淹 庆历新政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四、变法革弊 目的 措施 内容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收获后还本付息 募役法 纳钱代役 农田水利法 官府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均输法 官府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方田均税法 官府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市易法 官府在东京设市易务 精简军队,兵农合一,保甲法、保马法、将兵 改革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择优录取 四、变法革弊 ——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 富国 强兵 特点:加强国家的管控 四、变法革弊 ——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 教材P52 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材料二: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