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鸿章: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慈禧:“再造玄黄”之人。 梁启超: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伊藤博文: 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1823-1901) 一、从李鸿章发迹看天国之梦——下层的民变 自从《南京条约》订立,五口通商,中国以半殖民地的资格,进入世界市场了。……中国社会骤然遭遇这种史无前例的大变动,不论南方北方,城市与乡村,全部震荡起来。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 遭受外来资本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剥削势力的双重压迫 思考: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和以往的农民运动有何不同? 1843 1851.1 准备 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 1851.9 永安建制 初建政权 1853.3 全盛 定都天京 北伐和西征 1856 由盛转衰 天京事变 失败 1864 天京陷落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西征 【探究一:】来自下层民众的探索为何失败?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政治上主张依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 ——洪仁玕《资政新篇》 空想性 落后性 革命性 进步性、空想性 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运动必然走向失败。 材料一:清道光到民初,湖南籍的大臣、尚书、总督、巡抚、都督就有20多人。曾国藩兴办湘军,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 材料二:“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衬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打击清王朝统治,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 对后世改革和革命产生积极影响 二、从李鸿章致函看天朝之梦——上层的应变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制器之器与觅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1864年春 目的: 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中央) (地方) 地主阶级洋务派 【探究二:】来自上层社会开明地主阶级的探索为何也会失败? 如何评价这次探索呢? 材料一: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 而后易,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 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 洋务运动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滲开。…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客观上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但受时代、阶级的局限,没有变革 封建制度,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三、从李左之争看边疆危机——形势的急变 1878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年,在新疆设省 “日本四面环海,若以海军进攻,则易攻难守。……永远难免国防之危机,故在大陆获得领土实属必要,……不能不首先染指中国与朝鲜。” ——1887年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大陆经略论》 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全球扩张时代日本为争夺东亚主导权 进行的一场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