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doc

高中历史教学: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明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明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教材分析】 明朝(1368—1644年)是承继元而来的另一个大一统王朝,处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变革的尝试时期。总体上看,明朝的中央集权和皇权建构更为精密完善,进一步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也为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存的现代中国的构建奠定了历史基础。教材分为三个子目,讲述了从明朝建立到明清易代的史实。“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一目剖析了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宦官干政在政治上深远影响;“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一目剖析了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意义,严禁海外贸易与倭寇入侵之间的关系,以及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一目介绍了明朝对蒙古、藏族地区、女真部落的治理措施和明清易代时的相关史实。 【教学目标】 能够从明清实录等史料中提取明清变迁的有效信息,能够将明清易代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并能对明清易代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知道明朝统一疆域的措施和影响,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教学难点】认识明朝加强专制带来的影响和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主题】 明朝:一个强大却令后人迷惘的朝代。通过学习明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感受明朝的强大;同时认识明朝加强君主专制带来的影响,对比西方世界,感受明朝的“令人迷惘”。 【教学过程】 一、明朝的建立 1351年,元朝红巾军起义爆发。 1353年,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 同年,明军攻陷大都,元朝灭亡。 二、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由(专制而腐败) 1.废除宰相制度 明朝的建立与统一形势图 材料一 “胡狱”案 胡惟庸(?—1380)任宰相期间,擅自决定官员的升降,而且呈给皇帝的奏章要经过他的审查,凡对他不利的,一律不予上呈。后被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诛杀。进而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朝废除宰相的原因。(阅读——思考——展示——点评) 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骄姿擅权 历史原因:历朝宰相权势过大,专权乱政。 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加强皇权的需要。 思考:明朝中央机构的变化体现在哪儿? 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一 “自洪武十三年(1380)后,在明朝政府的结构中,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能够在军政、庶政或监察方面大权独揽。皇帝一人权掌天下”。 材料二 洪武十七年(1384年),自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材料三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依据材料,分析宰相制度废除的利弊。(阅读——思考——展示——点评) 利:防止权臣专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初期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弊:政务繁多,皇帝力不从心。 “内阁”应运而生 2.建立内阁制度 (阅读——填表——展示) 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 文渊阁大学士 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正式确立 明宣宗 授予内阁票拟权 对奏章草拟处理意见 发展 明神宗 内阁首辅权力膨胀 “部权尽归内阁” 全盛 性质:秘书咨询机构。(顾问咨询机构,非决策机构) 结果:明朝中后期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司礼监、锦衣卫,东厂,西厂) 明朝内阁首辅 ≠ 宰相职位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相似)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不 同 权力来源 法定,制度赋权(宰相制度赋予) 非法定,咨询机构(皇帝个人信任) 职权 统领百官,参与决策 侍从顾问,无决策权,受宦官牵制 对皇权的 作用 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三、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阅读教材找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规模及目的。 (阅读——展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