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

高中历史教学: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潜心研究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追求卓越 PAGE 2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 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叙述了明清社会在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出现新现象和新因素的史实,经济领域出现了如高产粮食作物引进、商帮等新现象,但传统的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中国转型迟缓困难;思想领域出现了陆王心学和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倡个性自由的一些思想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适应其需求的小说戏剧取得重要成就;明清科技处于总结性阶段,在西方传教士的影响下,也有了一些现代科学色彩。总体来看,尽管新变化产生,但是明清社会依然沿着旧的历史轨迹前行,显露出危机和转型的困境。 【教学目标】 1.能够从相关史料和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能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明清时期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能够体会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联,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明清经济、思想的新发展。 【教学难点】理解明清社会在时空背景下的历史地位和困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主题】 从经济、思想、文学、科技等领域分析明清社会的新变化,感受明清的社会危机和历史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 ——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 思考:依据材料,指出当时中国人认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何? 中国处于世界中心和领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即是世界。 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 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拿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成功致富。类似新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 《耕织图 《耕织图·耙耨》部分 材料反映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何新现象?概括农业发展有什么新特点? 出现雇佣关系,农副产品商品化。 1.农业发展新气象 (1)玉米、甘薯高产粮食作物引进,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2)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3)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手工业领域的新变化 明朝后期,在南方地区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资本主义萌芽。 注:一般认为,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带的棉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其实质是商品货币关系,被一些国内外学者认为是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深化拓展 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1)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3)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 (4)由于受封建制度的束缚,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直到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始终处于萌芽的状态。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3.商业的繁荣 材料一 一些学者认为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其主要表现为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 ——摘自张丽《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材料二 据统计,明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316个市镇,清代增至479个。这些市镇收纳周边个体民户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从中能获取什么信息? (1)白银流入,促进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2)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