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教学设计.docx

高中历史教学: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课 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祁阳市第一中学 费玉荣 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相关知识,拥有相当的知识储备,且在高中历史前期教学之中,内化了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具体内容。但对分析历史问题、探究历史现象的历史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史料研读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亟待提高,史料分析仅限于经验层次,尚未生成到理论方法层面。高一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强,教师需要正确积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探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列强侵华的史实,认识到清末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2.学生能够通过文献史料和地图史料,构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列强侵华相互联系的时空框架,生成救国探索与侵略加剧的整体画面,提升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3.能正确理解太平天国失败的特殊性、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积极作用。能归纳中国各阶层在探索国家出路的不同做法,能通过史学界研究观点的冲突和争鸣,引发深层次思考。(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正确认识到列强侵略之下中国人民为挽救国家存亡的努力,感受近代中国人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晚清社会阶层探索中国出路的基本史实;甲午战争的影响。 2.教学难点: 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教学方法: 史料研习、讲授法、合作探究、情境创设、设问思考、多媒体展示等 学法指导: 阅读教材法、探究问题法、记忆法、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中国人就开始了向西方学习;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那中国将何去何从?中国人民是否就此沉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时空观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通过时间轴的使用,能够温故而知新。同时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复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展示材料(略见课件)并提出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2.过程 展示太平天国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并通过阅读课文,结合材料(见课件)深入探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目的、内容和评价。 3.结果 (1)影响:出示表格设问:从材料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2)失败原因:出示材料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通过史料阅读,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升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和分析、概括等历史思维能力。 学生初中有基础,主要引导学生从空间、时间上认识太平天国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重点知识两个纲领文献在评价问题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评价。 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问题的历史核心素养。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 培养学生阅读、概括、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并让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具有必然性,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洋务运动 1.背景 由曾国藩的话:“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从材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背景: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 目的: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均以失败告终,致使各种主权丧失。 2.洋务运动内容 出示《洋务企业分布示意图》学生阅读教材,概括洋务运动的措施: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官办企业) ·民用工业(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 ·兴办新式教育: ·筹划海防,创办三支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3.洋务运动结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洋务运动? 培养学生阅读、概括、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的能力。结合学思之窗的内容,针对本课的重点内容,符合课标要求。 初中学习有一定基础,自主归纳、落实基础 引导学生一分为二评价洋务运动,积极作用要强调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性。最后以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总结出当时对国家出路探索的失败。 三、列强侵略加剧 1.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 出示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边疆危机图 问:从材料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预设:西北西南华南分别面临俄国英国法国的侵略,边疆面临危机,中国不仅面临海上威胁,还面临陆上威胁。民族危机加深。 2.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从日本内部、外部两方面回答)。 (2)过程 归纳《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并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