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国学校体育视导制度的探索
中国民国体制的一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迄今为止,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一直关注政治方面,认为“政府代表伟大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一步一步地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权利控制。这种“共识”其实有失偏颇。
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若干特点,并不都是政治,亦或阶级矛盾的集中体现,拂去政治的面纱,我们可以抽象出体育在中国社会中发展的特有规律。比如说,隶属于教育的体育行政系统、以学校为中心的国民兵组织训练体制、对公立和私立学校的体育督导制度、以国术馆为中坚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管理体制,等等。过去何曾真正静下心来,以平和的心态、公允的立场、专业的眼光,好好地梳理,深入地思考?故从某种意义上说,民国体育的管理体制,仍然是一块尚未认真开垦的处女地。本文试图通过对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研究,为中国近代、现代、当代体育研究的贯通打下基础,对人们发现和把握中国体育在近代化或现代化过程中的某些本质的带规律性的东西有所裨益。
1 分析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管理特征
1.1 教育机构负责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
1.1.1 体育会议的反思
国民党政府时期,近代体育体制的雏形逐渐出现。早在1927年,国民政府就建立了“体育指导委员会”。1932年,召开全国体育会议,拟以教育部为龙头,将全国体育行政权力一分为三:设计与咨询——各级体育委员会;决策与执行——各级体育科(股、组);督察与指导——分属于督学室、处的两级体育督学和县市一级的体育指导员(详情请见下附图)。据此,“教育部体育委员会” (1941年改称“国民体育委员会”)、“体育督学”、“教育部体育组”等组织相继出现。
1.1.2 “社会体育之产生”
上述三个《年度学校体育视导内容》,每个分六大项,而社会体育占了其中四大项中的很大部分,有的甚至于全部。如“(三)社会体育之实施”,包括“(1)关于省市体育场之设置者(2)关于体育场中心工作及其细目者(3)关于体育场工作报告之考核者(4)关于体育场辅导各地社会体育者(5)关于省市县运动会者(6)关于民众体育事业之举办者”,等等,就全部是社会体育的内容,而且分值较高。
上述《体育场视导要点》,列出三大项、九小项,从今天的视角看,也完全属于社会体育的范畴,如:体育场的“组织分几部?工作分配是否合于规定?场长、主任及指导员资历,待遇及工作成绩如何?”“省市立体育场对各县体育场辅导情形如何?如何辅导?辅导内容大致如何?”“辅导当地社会情形如何?有何具体事实?”等等。
竞技体育也属于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如《1941-1942年度学校体育视导内容》的第一项“体育法令之推行”中有:关于“各省市县运动会举行办法大纲(二九、四、一七、一一四O四号令发)之转发”情况、第六项“本省市体育调查统计”中有:“运动成绩统计”; 《1942-1943年度学校体育视导内容》的第三项“社会体育之实施”中有:关于“举行省市县运动会”的情况;等等。
事实上,当时有关竞技体育的行政法规大多由教育部门制定、颁布并实施。如1941年教育部第二一六三O号部令颁发了《三十年度各市县(市)举行民众体育竞赛会办法要点》,规定:“各市县(市)应由教育行政主管机关组织筹备委员会,主持一切筹备及比赛事宜。”“各乡(镇)预选会及各保选拔运动员办法,由市县(市)筹备委员会订定之。”“各市县(市)民众体育竞赛会,应于竞赛结束后二十日内将各项比赛成绩,及优胜运动员姓名(连同个人体格检查表),造册呈转教育部,以备查考。”“办理成绩最优之各县(市),得由主管教育行政机关递级呈请本部(教育部)酌予以奖励。”
1.2 民国时期体育工作的训练与培养
如《1941-1942年度学校体育视导内容》第一项“体育法令之推行”中有:关于“二十九年度各省市体育行政概况调整表(二九、一二、一六、四一九八四号令填)之填报”的情况、第二项“学校体育之改进”中有:“关于体育行政组织者”的情况;《1942-1943年度的学校体育视导内容》第一项“体育法令之推行”中有:关于“(1)成立省市国民体育委员会(2)协助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组织省市分会”的情况;《1943-1944年度的学校体育视导内容》第一项“体育法令之推行”中有:关于“民众体育社团之组织与指导”情况;《省市教育行政机关体育行政视导要点》中要求“视导人员于视导省市教育行政机关之体育行政工作时,应照”“要点详察后作出记录”,居于若干要点之首的是:“(1)已否设置主管视导体育的督学?现任督学简历及资格能力是否适应?成绩如何?(2)是否设置体育股?隶属何科?股长是谁?有无专任科员?工作进行如何?(3)有体育委员会否?曾举行会议否?决议事项曾否执行?内容有何特点?或与中央法令有何异同?”等等。
对体育管理干部的要求以品格好为必要条件。如1939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场规程》中云:“省立体育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学课件】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 formation.ppt VIP
-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ppt VIP
- 2025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唤醒内驱力——开启自主学习成长之旅》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低钾血症.ppt VIP
- 2025年《大数据营销》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 VIP
- 智能交通信息采集技术12_浮动车课件讲解.pptx VIP
- 智学网官网登录入口.docx VIP
- 常用房屋体检设备清单及技术参数、软件要求、数据资产、屋体检报告、评价判定表.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